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4第三回 (第1/4頁)

老草吃嫩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京八月,幾日的暴雨,城中家戶大多都積了水,待到月底,天色放晴,顧府從北街找了十多個淘井的匠人,把家裡四口大井,十多口小井都翻一下,若不然,那麼多的積水入了井,怎麼進主家的嘴。

淘井這日,盧氏帶著幾個孫男孫女兒去了城外的莊子,大老爺顧巖已經跟上面告了假期,好不容易得了,便帶著一票常帶的人馬,快馬加鞭的奔著平洲老家去了。

說是小兄弟已經回去了,還在那邊大興土木,怕是不想來的意思,那小傢伙挺倔,信都不回他一封。

別看老太爺六十六了,多年來征戰不斷,身體是硬邦邦的好,這一氣兒快馬連續十多日的功夫便到了平洲。

顧大老爺到了老家,先去老爺子墳上磕了頭,嘮叨了好久,對自己的不負責做出了深刻的檢討。燒祭很多祭品賄賂死去的老爺子之後,又跟老墳上的家族老親戚嘮叨了幾段話,見了好些人,推了十多家的請,並沒有回他自己在平洲鄉下的老宅,而是一溜快馬的又去了穂山腳下,他小兄弟的小山莊子,這一頓忙活,已經是天擦黑的功夫了。

顧昭的小山莊是這幾年新蓋的,連同早先顧太爺留的二十五傾土地,他自己又收購了幾十傾,湊成百傾,成半扇形的將他這個莊子圍在扇尾,扇尾後是十多個青山頭,如今也是顧七爺的。

顧家莊山莊外圍的農莊有百八十戶佃戶家,因顧七爺的思維是橫平豎直的現代人思維,所以,他的農莊裡有自己的規劃,你怎麼蓋房子是你的事兒,地方是我的,路是我的,你必須按照道路兩邊的規劃走,所以,農莊裡的建築有泥胚的,磚瓦的,半磚半青石頭的,但是都跟著五米多寬的路面走,路面兩邊還有齊齊整整的小兒合抱粗垂楊柳,遠遠看去,那整整的一片綠樹成蔭,景色是十分優美的。

顧老爺這一票人馬才一入莊,村裡的莊頭便迎了上來,待知曉顧老爺的身份,先是磕了兩個,接著恭恭敬敬的帶著他們去了離莊子三里多地遠的小七爺的三進大宅子。

在鄉下人看來,顧七爺的宅子那是世界第一大的了,但是在顧老爺看來,自己小兄弟住的這地方可以稱之為鳥莊,鳥窩大小,都轉不過身來。他眼界如此,顧昭就是知道了,憑著他那份子小市民的格調,也說不出個一二來。

他那個莊子,就是一天換一間屋子,他要來回住兩月半才住完,再者,住那麼大,勞民傷財的,這點在顧昭看來,有些不務實。有時候,思想的侷限性令他總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就是怎麼去扮演這份角色他還是跟這個世界有些難以言喻的糾結感!

在顧巖大老爺看來,人的身份,就體現在宅子的規模,他家在上京的宅子,那整整站了平洲巷子半條街呢。古人這一輩子,其實也是活一套宅子。

莊頭拍了一會門,山莊裡有一四五十歲的老僕開啟門,一開門見到這麼多的高頭大馬,老頭嚇了一跳,結結巴巴的解釋了半天之後,顧老爺這才聽明白,小弟弟不在莊子裡,他住在山上的莊子裡。

好在,這莊子裡的人,有老太太早先安排來的兩個大丫頭跟幾個熟臉的老僕,這些人自然迎出來,牽馬的牽馬,搬行李的,安排吃食的自有一派規律,並不見慌亂。

待叫過花蕊,花麗詳細的詢問,七爺跟她們倆兩半句話都沒說過。

顧老爺看看天氣,還有亮,於是便跟著莊子裡的老僕,外加七八位親隨,沿著莊子後重疊著的上山梯,慢慢的往山上走。

山莊後面這條山路,並不崎嶇,甚至,這條山路奢侈的很,這一路都是長條的青石交替,每一塊青能並列走三人並不覺得擁擠,青石面兒都打了一道道橫牙子,下雪,下雨也不會覺得滑溜。青石道每隔幾十米便有一座草亭,亭內石鼓石桌俱全,看上去十分雅緻。

走了越半晌的功夫,天色完全黑了下來,自有山莊的老僕把預備的氣死風燈點了,高高的舉著前邊帶路,這一路,蟲兒低鳴,山風拂面,甚是暢快通透。

顧老爺走的十分舒暢,腳步不緊不慢的,心情慢慢的平和了很多。

他這小兄弟來的奇異,做事也奇異,難得是這許多年,從未見他到過一聲難,如今十七八的少年多在胡混妄言,可這小兄弟已經當家做主,做了大事。那陶若回來說,小兄弟在南方的莊子,大的望不到邊,莊裡也管理的妥妥當當,難的是他做事有頭有尾,有理有據,紮紮實實,是個非常人,只是這性兒古怪些,大概是怨我呢,也罷,以後便多多善待於他,好言好語哄著他,將他這一股不平按了下去才是。

我顧家該是累朝世胄,出胸襟灑

《蚌珠戒指配件》 4第三回(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