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王世襲制的建立,很容易被激進的現代學人詬病,認為這個曾經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終於要安排子孫把財富和權力永遠集中在自家門內,成了“家天下”。其實,這是在用現代小農思維和市民心理,貶低遠古巨人。

一種重大政治制度的長久建立,大多是當時當地生產力發展和各種社會需要的綜合成果,而不會僅僅出於個人私慾。否則,為什麼人類所有重大的古文明都會必然地進入帝國時代?

部落首領由誰繼位,這在大禹的時代已成了一個極為複雜險峻、時時都會釀發戰禍的沉重問題。選擇賢者,當然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是,誰是賢者?哪一個競爭者不宣稱自己是賢者?哪一個族群不認為自己的頭目是賢者?

在這種情況下,鑑定賢不賢的機制又在哪裡?這種機制是否公平,又是否有效?如果說,像大禹這樣業已建立了“絕對權威”的首領可以替代鑑定機制,那他會不會看錯?如果壯年時代不會看錯,那麼老了呢?病了呢?精神失控了呢?退一萬步說,他永遠不會看錯,那麼,在他離世之後又怎麼辦?他的繼位者再作選擇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缺少權威而引起紛爭?當紛爭一旦燃燒為戰火,誰還會在乎部落?誰還會在乎聯盟?當一切都不在乎的時候,文明何在?蒼生何在?……

這一系列問題,人類是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摸索之後才漸漸找到出路的,但直到今天,任何一條出路仍然無法適合不同的地域。因此,要大禹在四千多年前眼看禪讓選賢的辦法已經難於繼續的時候立即找到一個有效的民主選拔制度,是顛倒歷史的幻想。

在大禹看來,與其每次選拔都會引發一場腥風血雨,還不如找一條能夠堵住太多野心的小路,那就是世襲。世襲中也會有爭奪,但規模總要小得多了,與蒼生關涉不大。高明的大禹當然不會不知道,兒孫中必有不良、不肖、不才之輩,將會辱沒自己的家聲和王朝尊嚴,也會給他們自己帶來災禍。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或許,可以透過強化朝廷的輔佐力量和行政機制來彌補?總而言之,這是在文明程度還不高的時代,為了防止無休無止的權力爭奪戰而作出的無奈選擇。

不管怎麼說,在當時,夏朝的建立是華夏文明的一個新開端。從現代世界判斷文明程度的一些基本標準例如是否擁有文字、城市、青銅器、祭祀來看,華夏文明由此邁進了一個極重要的門檻。

時間,大概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

從此,“茫茫禹跡,劃為九州”。

傳說時代結束了。

讀完半山藏書樓裡有關傳說時代的資料,已是夏天。山上的夏天早晚都不炎熱,但在中午完全沒風的時候,整座山就成了一個大蒸籠,恍惚中還能看到蒸汽像一道道刺眼的小白龍在向上遊動。

一動不動地清坐著,還是渾身流汗。我怕獨個兒中暑,便赤膊穿一條短褲,到住所不遠處的一條小溪邊,捧起泉水洗臉洗身子。頓時覺得渾身清爽,但很快又倉皇了,因為草叢中竄出一大群蚊子,盯上我了。小時候在家鄉只知道蚊子是晚上才出來的,沒想到在山上沒有這個時間界限。

我趕緊返回,蚊子還跟著。我奔跑幾步,蚊子跟不上了,但也許是我身上全是泉水和汗水,滑滑的,蚊子盯不住。

我停下腳步,喘口氣。心想,不錯,四千一百多年前,傳說的時代結束了。

天災神話

篤,篤,篤,有人敲門。

在這半山住所,這還是第一次。我立即伸手去拉門閂,卻又停住了。畢竟,這兒遠近無人……

門外喊起了我的名字。一聽,是山下文化館的兩位工作人員。當初盛鍾健老師正是透過他們,才幫我找到住處的。

我剛開門,他們就告訴我一個驚人的訊息。就在兩天前,唐山發生了大地震,死亡幾十萬人。

“唐山?”我一時想不起在哪裡。

“北京東邊,所以北京有強烈震感。”他們說。

他們來敲門,是因為接到了防震通知,正忙著在各個鄉村間佈置,突然想到半山裡還藏著一個我。他們擔心,如果這兒也有地震,我住的房子很有可能坍塌,要我搬到不遠處一個廢棄的小廟裡去住。那個小廟低矮,木結構,好像不容易倒下來,即使有事也更容易逃奔。

我的全部行李,一個網兜就裝下了,便隨手一提,立即跟著他們去了小廟。其實一旦地震那個小廟也十分危險,但我不相信北方剛剛震過江南還會震,就感謝他們兩人的好心,在小

《尋覓中華文化》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