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三月忙春耕 (第1/3頁)
乖寶安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月春時,萬物復甦,山裡的野菜發得更多了,各種樹木花草經過幾個月的沉澱都開始孕育新的生機。隋安寧和元宣種完所有果苗後,就開始四處尋找賣菠蘿苗的地方。終於,他們在種完果林的第三天,從寨子裡張磊堂爺爺家的菠蘿地裡買到了足夠種植 100平的菠蘿苗。當天,他們將這些菠蘿苗運回家,並立即著手種植。
隋安寧和元宣一起努力,將一棵棵菠蘿苗小心地種下。他們認真地培土、澆水,希望每一棵菠蘿苗都能茁壯成長。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裡,他們期待著這些菠蘿苗能夠帶來豐收的喜悅。
在種植的過程中,隋安寧和元宣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他們與這片土地建立起了更深厚的聯絡,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相信自己的付出將會得到回報,迎來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
此時的雅荷湖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荷葉的嫩芽已經從水中冒出,它們嫩綠而柔軟,宛如新生的生命。然而,由於它們尚未完全長大,所以無法鋪滿整個湖面。
芳菲溪和花漾集內的植物並沒有經過太多精心照料,但它們依然茁壯成長。有些早春開花的花卉已經開始綻放,花朵逐漸開放,散發出迷人的芬芳。其中一些花卉甚至已經長出了花骨朵兒,即將迎來絢麗的花期。
院牆周圍的爬藤植物已經順著牆壁攀爬而上,它們的嫩綠色藤蔓緊緊抓住牆壁,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再過一段時間,這些爬藤植物將會爬出牆外,給整個院子增添一抹綠色。
花架上以及白色花架連廊上的爬藤植物也生長得十分良好。它們的綠葉茂密,蔓延開來,形成一片翠綠的屏障。
在二進庭院中,隋安寧和元宣共同種下了一些較大型的花卉樹木,如桂花、大株梔子花茉莉花等。儘管這裡不像一進院的花漾集那樣繁花似錦,但卻有著獨特的韻味。
養殖區和種植區通往四合院正門、側門和車庫的道路還沒有鋪上水泥,養殖區的空地周圍也還沒有種上樹,下山的大路旁也還沒有種上自己想種的樹,西瓜地還沒種上西瓜……顯然隋安寧還有一堆事需要做,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水田。
之前隋大伯他們打整好水田後已經灌水放水曬了很久了,現在需要重新用耕田機翻田灌田,確保田地溼潤無雜草。由於第一年種,土地肥力很足,所以隋安寧沒有撒肥增肥。
八畝地,她和元宣足足花了兩天時間,先是深翻,然後打碎土塊,最後把田灌滿水。做完這些後,就等著田地溼潤可以插秧的時候,再去大伯家的秧苗田裡拔秧苗。
在等待她家八畝水田溼潤浸透這一天,她和元宣去幫大伯家插秧,順便把秧苗田裡的秧苗拔回了小山谷。
隋大伯家裡的田地並不多,只有八畝左右。每年的收成足以讓一家人吃很長時間。因此除了留下家人所需的口糧外,隋大伯還會將多餘的稻穀賣掉。有時候他會把稻穀加工成大米,然後賣給鎮上的一些家庭;有時候則直接賣給糧管所。畢竟,這八畝水田的正常產量足夠兩個人吃十一年左右。隋大伯家雖然有五口人,但孩子們經常不在家,所以他們夫妻倆根本吃不了那麼多糧食。
今年,隋朝大伯總共培育了 大約320 斤稻穀的秧苗,這些秧苗不僅可以滿足他家水田的種植需求,同時也能滿足安寧小山谷的種植需要。而隋晚家今年已經自行育好了秧苗。
於是三家人就這麼緊鑼密鼓的開始了種水稻。
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口糧的種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年春耕的時候也是寨子裡最熱鬧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呼朋引伴、結伴而行,一同將家中的水田打理得井井有條。而在插秧的時候,也會相互幫助:先是你來我家幫忙插秧,幾天後,當你家需要插秧時,我再去你家幫忙。這種模式充分體現了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
與隋安寧山腳下的平壩和小山谷的平坦開闊有所不同,隋安寧她的寨子的水田大多是梯田。這些梯田大多是依託著山體修建而成的,宛如一把巨大的梯子,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山坡之上。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寨子裡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中老年人留守在家。因此,大規模的梯田已經變得十分罕見。如今,人們更傾向於選擇相對平坦地勢的耕田來種植水稻,並且只種植足夠滿足自家食用量的水稻,不再以售賣稻穀作為主要經濟來源,而是以菠蘿橡膠香蕉茶葉等為經濟支柱。
但春耕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這不,四天後完成了隋朝和隋晚兩家水田的栽種
《我在山谷裡等你》 第56章 三月忙春耕(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