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初來乍到(上) (第1/2頁)

一毛家二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幼發拉底河以東,托羅斯山脈的南麓,矗立著這樣一座城市。

埃德薩,這裡傳說之中是亞伯拉罕的故鄉,她的西面毗鄰著起伏不定的丘陵和山地,東面和北面則是被稱為德薩河的河流,由南向北匯入幼發拉底河,南面則俯瞰著富庶而肥沃埃德薩盆地——這是一片被群山環繞的豐沃之土,面積將近兩千平方公里,是安條克平原的兩倍;又有德薩河的澆灌,乃方圓數百里最為富饒的膏腴之地。

從羅馬帝國時代這裡便是重要的糧食產區,甚至還承擔了一部分安條克的糧食供應。同時,從遙遠東方而來的絲綢之路在這裡交匯,一條通往北面的黑海和特拉布宗,另外一條則通往西面的安條克和耶路撒冷;物產豐富,商業通衢,同時城市還易守難攻,最終共同造就了埃德薩的繁榮景象。

即便羅曼努斯皇帝在曼奇克特大敗,突厥人在帝國境內橫衝直撞,甚至整個小亞瞬間糜爛,新月教徒如入無人之境的時候,埃德薩的亞美尼亞人依然率領全城軍民奮勇抵抗,和北面的特拉布宗相互呼應,直到十字軍和努爾丁的到來。

作為東征領袖的鮑德溫一世以一個十分不榮耀的行為攫取了埃德薩的統治權並自稱為埃德薩伯爵。雖然他迎娶了亞美尼亞人的公主以增強自己的合法『性』,但是埃德薩人卻不會忘記他如同小偷一般的行為。他們不斷朝著西面的奇裡乞亞移民,去投奔那裡的亞美尼亞人真正的領袖和大公,使得埃德薩的人口不僅沒有恢復,反而持續不斷的下降。

但是真正的毀滅卻來自於贊吉王朝。當時的王儲努爾丁為了拔掉這一顆阿勒頗和摩蘇爾之間的釘子,率領大軍將埃德薩團團圍困,並在攻破城池之後悍然屠城——從此埃德薩便成為一片白地,原本這裡的亞美尼亞人不是西遷便是慘遭屠殺,原本精緻而繁華的城市也遭到了徹底的毀滅。

經過了數十年的變遷,富庶的城市遭到廢棄,城牆也被拆毀;原本肥沃的農田被荒草掩蓋,成為了一些薩拉森人的牧場,而這裡原本的主人卻杳無音訊;新月教徒們從南面的領地自發的遷移過來,加上一些改宗的亞美尼亞人,他們在埃德薩平原中央南部的哈蘭重新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作為如今的地區中心;至於現在的埃德薩和以前比起來,卻是已經徹底蕭條下去了。

這裡似乎成為了被遺忘的地方。原本整個地區有著將近二十萬基督徒,城市繁榮,人民安定;但是如今這裡卻充斥著劫匪與強盜,原本肥沃的農田被荒廢成了無用的土地,似乎整個地區都被高高在上的貴人們遺忘了。

大部分新月教徒都長於破壞卻短於建設,而薩拉丁卻毫不猶豫的是個異類。不過他的帝國無比廣袤,有待重建和開發的地區實在太多,因此也並沒有多餘的精力來看顧這個邊境城市——和埃及比起來,埃德薩只能算一個鄉野之地了。

為了表現自己的慷慨,薩拉森蘇丹直接大手一揮,以敘利亞沙漠為界,把北面直到和科尼亞人接壤的龐大地區都贈予了阿萊克修斯,這使得可憐的皇帝瞬間便成為了一片東西三百公里,南北一百五十公里的龐大地域的統治者——不過這片區域的東部,以迪亞克巴爾為首的一大片地區,如今被贊吉王朝的餘黨所佔據;他們臣服於摩蘇爾的贊吉王公,是努爾丁哥哥的後裔。後者雖然早就向薩拉丁遞交了臣服的誓書,不過卻仍舊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雖然這裡如今城垣殘破,人口稀少,僅僅只有一萬餘人;但是對於阿萊克修斯來說,他已經受夠了無休止的流浪;況且,如今他也不是孤身一人。

“好了,今天晚上我們就在這裡紮營,明天再繼續前進。”

幼發拉底河邊,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正朝著埃德薩前進;此時天『色』已晚,在首領下令之後,這些臉『色』疲憊計程車兵們終於三三兩兩的開始休整,營地裡面也升起了嫋嫋的炊煙。

“祖父,我們還有好久才能到達埃德薩?”

如今的阿萊克修斯沒有一點“皇帝”的樣子。他如同一個法蘭克的騎士一般穿著一件稍微小號的鎖子甲,外面是一件白『色』的披風——鎖子甲是巴勒莫最頂級的軍械師所打造,輕便而堅固;至於披風上則繡著科穆寧黃底黑鷹的紋章。

而被他稱為“祖父”的那個老年騎士,則是沙蒂永的雷納爾德。由於西貝拉自己罷免了自己的女王之位,一時間所有的耶路撒冷貴族似乎都彷彿失去了效忠的物件一般。加上他們恥辱的丟失了聖地和聖城,甚至必須靠著薩拉丁的仁慈才能苟活下去,因此不管是獻出了聖殿山的雷納爾德,還是在阿克港被俘虜的雷蒙德,以及他們麾下的貴族

《他改變了拜占庭餘道安》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初來乍到(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