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烽火四起 (第1/2頁)
藍瞳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週上書揭發張角意圖造反後,靈帝十分震怒,下令在司州境內大肆搜捕太平道教徒,隱藏在雒陽城內的一方豪傑馬元義被捕後被處以車裂極刑。
隨後,靈帝又下旨各州郡官員緝拿太平道匪首張角及各地太平道的領袖人物,一場全國範圍內的血洗降臨了。大批與大平道有關聯的人紛紛被捕入獄,太平道在民間的力量受到重創。
訊息傳到冀州鉅鹿已是半月之後的事了,張氏兄弟深感情勢緊急,立即召集門下弟子商議對策。開什麼玩笑?張氏兄弟辛辛苦苦經營太平道數年,不可能坐等大漢朝廷將他們的勢力連根拔起。
眾人商議的結果自然是決定提前起義,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張角立即派人前往各地聯絡各方渠帥,準備同時舉兵。是生是死就由蒼天來決定吧!
作為太平道的創始人和提議推翻大漢王朝統治的領袖,張角率領數萬信徒在鉅鹿揭竿而起,高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為蠱惑軍民,張角以五行說的“土代火”解釋天道迴圈之理。將承繼火德的大漢王朝比作蒼天,將應運而生,即火生土的太平道比作黃天。如此一來,黃天取代蒼天,則是順應了天道。
四方渠帥接到起義訊息,紛紛召集周遭部屬衝擊當地官府。起義軍均頭系黃巾,故而稱作“黃巾軍”。各地渠帥共同擁立張角為大首領,張寶張梁分別為二首領和三首領,標誌著黃巾起義正式爆發。
所謂“出師名不正則言不順”。為了與大漢朝廷相抗衡,張角自封“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號“人公將軍”,定都廣宗,統一部署。
各地黃巾軍在渠帥的帶領下攻打附近的縣城,破城之後殺死當地官員,燒燬官府機構和搶劫富豪錢糧。黃巾軍所到之處必定開倉放糧,接濟窮苦百姓。
起義初期,黃巾軍的仁義之舉吸引了大批飽受飢餓的百姓參與進來,黃巾軍實力急劇增強。不到一月,規模便達到了百萬之眾,聲勢十分浩大。
黃巾軍的主力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黃巾軍三大首領張氏兄弟率領著四十多萬“天兵”活躍在冀州境內,擴張目標是青幽並三州;自稱“神上使”的張曼成統率了近二十萬大軍奮戰於南陽一處,企圖攻佔荊揚之地;波才彭脫等人糾集三十萬人轉戰於穎川,充當進攻司隸地區的急先鋒。
黃巾起義爆發不到半個月,其影響範圍就席捲了整個中原大地,各地報警文書一時像雪花一般飛進雒陽城。
窩在皇宮裡貪圖享受的靈帝得知黃巾軍一路勢如破竹,正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向雒陽壓來,嚇得日夜寢食難安。
靈帝本來是想召鎮北將軍宇信回京護駕的,卻被何進等人死死勸阻。何進近來在朝中表現極為活躍,拉攏了不少大臣加入到他的陣營,他是怎麼也不會甘心有人在這個時段跳出來破壞他的好事的。
作為大漢朝的首席武官,何進在靈帝面前拍著胸膛保證道:“陛下寬心,黃巾賊軍雖多,號稱有百萬之眾,其實多為老弱病殘,其精壯不足三十萬,實不足為慮,何勞鎮北將軍出馬?”
儘管何進表現得信心滿滿,但靈帝壓根不信他,還是堅持要調宇信回來,只是後來因群臣勸諫才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
百官中仍有少數明大義者,他們上書說:“幽州北面素有鮮卑為患,鎮北將軍在則北方安寧,鎮北將軍不在則胡患又至矣。黃巾賊人雖氣勢囂張,但缺乏錢糧兵器,必不能持久。朝廷應當立即派遣大將領兵征討,方可一舉成功。”
恰巧這個時候幽並二州傳來緊急軍情,道鮮卑得知大漢又起內亂,盡起鐵騎二十萬向南壓來,企圖趁火打劫。家中不寧,又逢外寇,真是多事之秋,靈帝最後只得作罷。
太平道領袖張角雖然不通兵法,但不失為一個好的統帥。他仔細分析了歷來起義失敗的原因,發現大多情況下起義軍都是被官軍各個擊破。於是張角吸取古來教訓,精心制定了一個“八州並起”的戰略方針,意圖讓大漢朝廷無從下手。
在張角“八州並起”方針的指引下,黃巾軍屢屢進攻得手,打得各地官軍屁滾尿流。到後來竟然發展到各地官員風聞黃巾賊寇犯境,便立即攜帶家眷財產逃跑,不敢再作絲毫抵抗。
為了讓各地黃巾軍相互扶持,張角特派他門下的親信弟子前往各地督戰。三十六方起義軍在張角的統一指揮下逐漸凝聚成三股強大的力量。
三大主力表面活動在不同的區域,實則內部有著緊密的聯絡,這便是張角設想的“鐵三角”陣式。如此一
《夢迴三國完整版免費》 第一百零一章 烽火四起(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