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五十四章 為君三謀 (第1/2頁)

藍瞳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一番考校後,宇信對魯肅的才識相當欣賞,而最初不服氣的沮授也不得不感嘆天下奇才何其多也。說白了,還是應了唐太宗的那句老話“何代無才,但患遺而不知耳”。

魯肅身懷治世之才,自然也希望出仕輔助明主重整山河,因而在問答中他也悄悄試探著宇信的志向。畢竟宇信已經貴為驃騎大將軍,出任一州州牧,有了在亂世中爭霸的本錢。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宇信勝在年輕有為,這是其它諸侯都比不了的。

在對宇信有了一定的瞭解後,魯肅心中其實已經打定投效的主意了,只是他在等宇信主動開口,這也是魯肅對他的主公的最後一項測試,是不是求賢如渴!

顯然宇信不會讓魯肅失望,今天他本就是帶著請魯肅出山的目的來的。當宇信問起魯肅將在亂世中如何自處時,魯肅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相助明主結束紛爭,宇信聽後欣慰地拿出自己生平最珍愛的一本書交給了魯肅。

魯肅略帶疑惑地望了宇信一眼,低頭來看手中的書,卻赫然發現是一本《孫子兵法》。這宇子賢究竟在賣什麼關子,拿一本已經聞名於世的兵書給我作甚?

出於禮貌,魯肅不解地翻開了第一頁,只見上面字裡行間密密麻麻地註解著文字。魯肅輕輕唸叨了一遍,眼睛突然一亮,重新望向宇信的眼光中明顯多帶了一絲敬重。

嘿嘿,熟知歷史和演義的宇信自然知曉魯肅習性。少年魯肅聰慧過人,喜讀百書,尤愛兵法。宇信投其所好,以閒暇之時修作的《孫子兵法》註解相誘,魯肅豈能不上鉤?

宇信肯花時間來為《孫子兵法》註解,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受了歷史上曹操的影響。曹操之所以能在亂世中迅速崛起,除去其個人魅力和智謀韜略外,就是曹操平日喜歡研讀《孫子兵法》,後來終著成鉅作《孟德新書》。

心有靈犀一點通,宇信微微一笑:“魯肅兄弟若是喜歡,我就將它贈予賢弟了。”

魯肅聞言一怔,隨即心悅誠服地跪倒在地,叩拜道:“主公之情肅深領之,此生願為主公效命!”

宇信依舊寵辱不驚地上前扶起魯肅,真誠地說道:“我今天得到魯肅,就如昔日漢王得到陳平一樣,何愁將來天下不安?”

魯肅聽後兩眼發紅,十分堅定地說道:“主公仁慈寬厚,更兼雄才大略,屆時定能在亂世之中橫掃奸邪,重還天下太平。”

沮授此時也上前來給魯肅賠罪,自然是因為他來之前懷有小瞧魯肅之意。論謀略,沮授強於魯肅,但若論戰略眼光的話,這個時代大概只有兩人能比得上魯肅,一是老謀深算的賈詡,一是成年後的諸葛亮。

正當眾人在堂中開懷大笑之時,堂外許定匆匆拿著一封信件進來,沉聲稟報道:“主公,雒陽密探急報。”

宇信趕緊接過信件,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靈帝病重,已下詔召主公速返雒陽”。宇信看完後順手將信交給沮授魯肅二人。

沮授看後不加思索地說道:“主公當速速北上返回雒陽,靈帝病重定會對主公有所交待。”

宇信聞言點了點頭,目光卻向魯肅望來。此刻在這間屋子裡,恐怕只有魯肅最能看清此事背後的厲害。

魯肅低頭思索片刻後反問道:“不知主公志向可在天下?”

宇信微皺眉頭,當下轉過身去,輕聲回答道:“嗯,魯肅有話儘可直言,這裡沒有外人。”

魯肅笑了,非常開心地笑了:“呵呵,主公之念肅已知之。如今之計主公當儘快趕回雒陽,若靈帝病危,主公須向靈帝討要三道密旨。”

皇帝快掛了的時候,若未立儲,朝中重臣可聯名請求皇帝留下聖旨以應萬急。這是歷朝歷代都有的,所以魯肅向宇信這般建議並無不妥。

沮授聞言,急忙問道:“哪三道密旨?”

魯肅望了沮授一眼,繼續說道:“靈帝酷愛幼子協,若其病危肅料其必改立協為太子好承繼大統。因此,這第一道密旨則是要靈帝寫明後繼之君,並由主公扶其上位。何進現為當朝大將軍,麾下勢力之大朝中無人能及。若靈帝不幸駕崩,他必出來把持朝政,擁立外甥辨即位。這樣一來勢必導致宦官與大將軍之間大起爭執,屆時將有一方被徹底剷除。肅斗膽料想何進必不是張讓等奸猾之徒的對手,到時何進一死,天下必然大亂。結局自然是朝中權臣當道,地方諸侯割據,從此皇命出不了京師。所以,這第二道聖旨就是向萬歲索要征討權,以武力平定四海;長年累月的征戰,難保在位之君周全,到天下一統之時,主公手上需有一漢室子嗣,方能於亂後迅速穩定

《夢迴三國完整版免費》 第一百五十四章 為君三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