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蠖埽��庵衷齔で繃Ρ硐衷諡洩�次�ㄈ絲諍燉�ā�

第五章 製造業與大國崛起(4)

所謂〃人口紅利〃,是指生育率迅速的下降使少兒撫養比例迅速下降,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的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之前,將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少兒與老年撫養負擔均較輕,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期。關於〃人口紅利〃的內涵,人口學家蔡昉認為,〃人口紅利〃的含義即是: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不斷提高帶來的高生產效率與高儲蓄率導致的較高的資本積累。據蔡昉測算,在過去的20多年裡,勞動力的充足供給和高儲蓄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了可觀的〃人口紅利〃,其對人均GDP增長的貢獻超過25%。

國際人口學界普遍認同的人口轉變理論告訴我們,人口再生產型別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向〃死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的轉變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在總人口比例中都比較低的局面,並會持續幾十年的時間。在這段期間,總人口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結構,即14~64歲的勞動適齡人口規模大;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規模小,人口學家稱這段時期為〃人口機會視窗〃,也稱為〃人口紅利期〃。

〃人口紅利〃的形成需要從勞動力供給、消費、儲蓄和創新特徵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來解釋:首先,〃嬰兒潮〃(即人口出生高潮)時期出生的一代人進入勞動年齡後,由於勞動力供給充足,並且價格低廉,為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寬鬆的環境,該類產業競爭力相對較強,能創造出較多的社會財富;其次,當〃嬰兒潮〃人口達到收入和消費高峰時,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也明顯增加,強勁的需求成為拉動經濟持續增長的引擎;再次,〃中間大,兩頭小〃的人口年齡結構,使得社會負擔較輕,儲蓄率較高,如果資本市場健全,能將高儲蓄轉化為高投資,從而推動經濟較快增長;最後,適宜的社會經濟環境和適度的就業壓力使新生代自主創新和自主創業空前活躍,如電腦和網際網路即是二戰後美國〃嬰兒潮〃在進入適齡勞動供給階段後所導致的重大技術進步的產物。

結合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在經濟崛起階段長期執行的〃投資+出口〃的發展模式正是〃人口紅利〃在發揮效能。中國出口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得益於成本低廉的勞動力,而充足的勞動力供給正是大規模人口增長和結構變遷引起的;而經濟學中儲蓄投資恆等的關係,更是明白無誤地表明瞭持續穩定的高儲蓄率正是中國長期保持高投資的物質基礎,這種趨勢一直延續至今仍未發生實質性變化。

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在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期之後,都出現了相對減速的過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人口轉變所帶來的人口年齡結構和勞動力比較優勢逐步喪失,〃人口紅利〃逐漸衰減。例如,日本於1970年中後期進入老年型社會後,勞動力增長速度放緩,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逐漸滑向低谷,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下降。

中國人口出生的高峰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除三年自然災害外),如1962…1971年期間中國持續10年超過3%的出生率製造了前所未有的〃嬰兒潮〃。建國之後前20多年的〃高生育期〃導致中國人口猛增近4億。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生育率下降,70年代末之後,國家實行了嚴格的計劃生育和獨生子女政策,人口總量增長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長幅度越來越低,我國逐步邁進了低生育率階段。 。 想看書來

第五章 製造業與大國崛起(5)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口機會視窗〃的開啟正好與中國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1992年開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大背景有效地結合,推動著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導致80年代以後勞動力非常充沛,大量廉價的勞動力支撐著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上的比較優勢,加上市場容量的急劇擴張,吸引了西方國家的資本、技術和企業轉移到中國來,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

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門大開,國外資本和技術像擋不住的洪流一般湧進中國市場。發達國家由於已經提前進入了老齡化階段,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將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遷往其他國家,而此時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資源市場,豐富而廉價的勞

《中國崛起面臨的安全困境》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