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品:戰國策

作者:漢·劉向

內容簡介:

《戰國策》,漢人劉向根據戰國時期縱橫家著作編輯而成的一部獨特的國別史著作,記載了戰國初年到秦統一240年間,12大諸侯國繽紛多姿的歷史面貌。在戰國這樣一個動盪劇變的時代,往來於各國之間的縱橫家是時代寵兒,他們多以謀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點山河,旁徵博引,巧思妙喻,機鋒敏睿,汪洋恣肆,從某種程式上影響了一個時代諸侯國的盛衰和歷史的走向。這部國別史著作充分展現了古代先賢語言和計謀方面達到的高精境界,洋溢著令今人歎為觀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正文

序《戰國策》一書,記載了戰國時代各國的歷史事實和故事傳說,有史料價值,也有文學價值。至西漢末年,書中篇簡有零亂缺失情況,劉向遂加以整理,定為三十三篇。爾後,歷代傳抄傳刻,又多有訛誤。雖然經過學者多次校注、輯補或改編,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何建章教授研究此書多年,曾參考有關書籍一百多種,以他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訓詁學修養,前結前人的整理成果,寫成《戰國策註釋》,提出了自己大量的心得體會。

在校勘方面,例如《秦策》一第二章:“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鮑彪注:“掘門,掘垣為門。”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堀”古與“窟”通用,古書中“堀”多訛為“掘”。本《註釋》指出,“掘門”應作“堀穴”,“掘”、“窟”、“掘”古通用:“穴”因在篆文中與“門”形近而訛為“門”。下文有“戶”字,此處不應復出“門”字。

又如《齊策》三第一一章:“(前略)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勌之苦,而擅其功。”本《註釋》認為,“見”當是“”字之誤,“”同“得”。得之,才“無勞勌之苦,而擅其功”。

在解釋方面,例如《齊策》一第二章:“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前人都把“胡貉”解為“胡地”出產的貉皮,“代馬”解為代郡出產的馬。本《註釋》識為,“胡”和“貉”是指北方兩個民族地區。“貉”同“貊”,是古代的民族名。“代馬”指“代郡”和“馬邑”,都是地名。原書中這幾句都是指“地勢形便”而言。

又如《秦策》三第一一章:“臣竊為王恐,恐萬世之後,有國者非子孫也。”於鬯注:“‘萬世’即‘後世’”,於文義不合。本《註釋》認為,“萬世”即“萬歲”、“千秋萬歲”之意,指帝王“晏駕”。古代對貴族諱言死字。

本《註釋》中這類例證很多,既有充分證據,又符合原書內容。何建章教授善於運用橫向和縱向聯絡的研究方法,堅持科學的治學態度,使註釋取得了豐碩成果。

陰法魯

前言

春秋後期,社會經濟和階級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動。周天子勢力漸衰,各諸侯國都要求獨立,想脫離周天子的“領導”,同時也為了抵禦其它諸侯的侵襲,都想加強本國的勢力。當時,士(知識分子)這一階層的人也各自創立了自己的學說和學派,對治國之道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方法。諸侯國君為了加強本國的勢力,都需要積極地招賢納士。(《孔叢子·居衛》:“子思曰‘今天下諸侯方欲力爭,競招英雄,以自輔翼,此乃得士則昌,失士則亡之秋也。,”)各學派為了讓諸侯國君採納自己這一學派的主張,就大力進行宣傳。於是產生了各個學派為自己訓練“士”的大師。有的學派學生多到幾百、幾千。各學派的頭面人物親自到各諸侯國去宣傳遊說。孔丘曾到過齊、魯、衛、宋、陳、蔡、楚等國去遊說,墨翟也曾到過楚、魯、宋、齊等國去遊說。到了戰國時期,遊說之風更盛,荀子就到過燕、齊、楚、秦、趙等國去遊說,孟軻就到過魏、宋、鄒、滕、魯等國去遊說。孔丘的學生原憲就說過“學道不能行(實行)者謂之病。”(《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學道而行之”就是這些士津津樂道的,的確也是他們主觀的願望。事實上從這些士當中產生了許多我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和具有偉大人格的人物。當然,多數計程車他們“學道”的目的,正如孔丘的學生子張那樣,在於“幹祿”(《論語·為政》),也就是說在於學做官。孔門的學生做官的就非常多。如冉求為季氏宰,子路為季氏宰、為蒲大夫、為衛大夫孔悝之邑宰,子游為武城宰,子賤為單父宰,等等。其中最活躍的要推子貢,“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

《戰國策 秦策五》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