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就像我們平常在看一本小說時也會碰到這種情況,由於開頭凌亂而無法搞清楚整個故事的主線是什麼,要等看下去才慢慢明白。何況壁畫不像小說,會標明出場的人物。

我們看到的壁畫上的那些人,在一開始並不知道他們是誰,而是等明白了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才猜出他們的身份。

當然,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就把和焚香爐討論之後,得出的結論告訴大家。

壁畫的一開始講述的是一場發生在遠古時期的戰爭,畫中有兩個主要人物,一個牛首人身的是炎帝,一個人臉蛇身的是黃帝。

炎帝是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又稱神農氏,也是神話中最早的天帝;黃帝即軒轅氏,據說是第七世假炎帝之子,在空桑——也就是今日的山東泰安這裡建都立國。

黃帝建立自己的勢力,等於是挑釁炎帝作為天帝的權威,於是兩股勢力對抗衝突,後來炎帝的神座被黃帝取代,我們在二樓看到的壁畫就是關於黃帝推翻炎帝統治的那場戰役。

黃帝趕走了炎帝,自己做了華夏朝的帝王,炎帝只能忍氣吞聲屈居一方。而炎帝的臣屬蚩尤不甘於此,於是舉兵征伐黃帝。

蚩尤雄韜武略,勇猛強悍,就連黃帝都敬其為戰爭之神。兩軍在涿鹿開戰,殺得天昏地暗,傳說蚩尤差一點就能擊敗黃帝,有一幅壁畫說的就是被蚩尤打得狼狽撤退的黃帝,後來從夢中的華胥國得到啟示,造銅鼎召喚九天游龍,並藉此說自己是龍之子,蠱惑蚩尤休戰結盟。蚩尤因而中了黃帝的圈套,最後戰敗,被黃帝斬殺。

蚩尤的形象在神話中是十分邪惡的,傳說中他是三頭六臂刀槍不入的妖魔,而且是苗族的祖先,蠱就是他發明的,這也使得他在人們心中一直是可怖憎惡的形象。

但是壁畫中的他卻不是這樣。

所以一直到看完二樓至八樓的七幅壁畫,我也只猜出畫中從頭到尾不斷出現的人臉蛇身像是黃帝,但卻始終沒想到後來與黃帝兵戎相接的是蚩尤。畫上的蚩尤有一種令人說不出的美感,雖然壁畫所繪的樣貌十分抽象,但即使從輪廓和顏色來看,也帶給人一種神勇、英俊的印象。

在蚩尤的身邊,還有一個模樣十分年輕的人,與他形影不離,但由於這些壁畫中的人像太顛覆神話傳說中的描述,所以不管是我還是焚香爐,都沒有猜出這人是誰。

至於為什麼我們最後會知道在第二場戰役中與黃帝打仗的人是蚩尤,那是因為等我們到了第九層樓,看見圍繞著中央神臺的三座懸橋,分別通往三座石像。

三座石像分別在三個方位,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而我原本以為直通塔頂的撐天柱卻到這裡就沒有了,九樓的正中是神臺,神臺上是石碑。

我們終於找到了那塊應該用來篆刻墓主人身份的石碑!

老子生平最喜歡的就是挖掘出什麼世人所不知的故事,所以在焚香爐走向石像的同時,我就坐在懸橋一頭,看石碑上的內容。

碑文是明代纂體,這說明,不管下面的古墓年代多麼久遠,這座塔樓果然是明代以後建造的。

根據石碑上的文字,我也很快證實了我們一開始的猜測。

沈家古宅的地下果真是一座帝王墓。

不過我一開始猜測是黃帝的墓,因為陝西黃帝陵只是一座衣冠冢,考古學家認為,一定還有另一座真正的“軒轅黃帝墓”埋葬在地下,歷經幾千年被歲月和歷史塵封,無法找尋。我以為就是這裡,還興奮地認為這將是一大發現,然而看了碑文才知道猜錯了。

這裡的地下墓中,葬的是炎帝以及他的臣屬蚩尤。這也就難怪塔樓的壁畫以及地下墓穴的墓道中會佈滿了蛇蟠陣圖,而且焚香爐說它們是蠱陣,大概就是因為葬著蚩尤的關係。而之後的幾幅壁畫描述炎帝和蚩尤的事蹟,也就符合其理了。

然而,又有一個新疑問產生。

明樓大多是用來祭祀墓主的,石碑上寫的明明白白,古墓的兩個主人是炎帝和蚩尤,那為什麼這裡會有三座石像?如果其中的兩座是炎帝和蚩尤,那麼第三座石像是誰?

想到此,我不得不拖著沉重的兩條腿慢慢走到牆邊。

出乎我的意料,這一層壁畫中的主角竟不是炎帝也不是黃帝,我看了一圈,也沒有找到蚩尤的身影。

壁畫的內容說的是建造一座大型的地下宮殿,其實也就是營建一座龐大的陵墓。畫中出現了刻著牛頭的棺以及刻著八角蟲的棺,我想這應該是指炎帝的棺以及蚩尤的棺,棺的形狀也很奇怪,不過那是上古時期,棺材

《盜墓之蠱墓雜記完整版》 第4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