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4章 講武堂——預備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他注意到的第二點就是海盜。

老朱並未同意班立明在奏摺上提出的大力清繳海盜的請求,只是下令各沿海衛所嚴防海寇進犯。

但是允熥是很注意並支援這一點的。當然,他知道,海盜是繳不完的,特別是現在大明不允許海貿的存在,所有的東西出去都是走私,本來正經的生意人也只能當‘海盜’了。

作為一個後世的人,當然反對老朱這種‘禁海’政策。關稅可是國家很重要的一個稅源,不說後世,只說古代,宋代的稅賦就有相當一部分是關稅,蒙元也是一樣,到明代就少了一大塊政府收入;等到明代後期開海的時候,朝政都被文官把持,開了海國家也收不到多少關稅了。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雖然從來沒有在海關或者與對外貿易有關的貿易公司工作過,但是因為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再加上以前自己看過一些資料,總能弄出比宋代或者蒙元的海關制度要優越一些的制度。

但是這些只能是以後在詳細考慮了,事情要一個個來做,而他現在並無時間來幹這個。因為在兌換寶鈔穩定幣值的事情暫時成功了以後,他被交代了另一個事情,就是操持將於明年二月正式開始的‘在職軍官培訓班’的事情了。

自從他在重陽節宴會上提出繞開這麼一個‘培訓班’以後,之後自己和兵部的官員早在當月就已經把條陳送上去了;按照老朱的意思,設立了戰例、弓馬、武藝、地理、兵法、戰策、指揮和歷史、國文、外藩共十門課程。其中外藩這一門課是允熥堅決要求加上去的,因為他以後是要對外用兵的,所以要讓這些未來的中高階軍官知道一點他國的事情。

另外分了水、陸兩科,所以兩科的上課內容中,指揮、地理、弓馬和戰策這四門課的有所不同。

歷史課已經內定由允熥來負責了,因為歷史課包含了對軍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其他人完全不知道怎麼弄,正好是允熥提出來的,大家就建議由允熥來負責這門課,如果最後沒有什麼用也是你們老朱家自己的事情,與我們大臣無關。

戰例課沒有固定的先生,藍玉、馮勝等威名赫赫的武將輪流來上課。弓馬課和武藝課正在京城四十八衛中挑選弓馬嫻熟、武藝高強的人,還沒有最終選出。地理課是由五軍都督府內的去過很多地方打仗又識字的武將來傳授,因為不可能有一個武將在所有的地方都打過仗,所以先生也不固定。

兵法課就是由兵部的官員講兵法,預計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課程,估計沒什麼用。戰策和指揮與戰例課都差不多,只是講授的重點不同,也是由飽經戰陣的名將輪流上課。國文是教他們寫字的,很多武將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人,老朱很推崇文武雙全,而允熥也認為識字在軍隊制度化上很重要,所以也支援。外藩課就是由禮部和理藩院的官員來講一些外藩的事情,是最不受重視的的一課,不過允熥已經決定要在自己即位後提高這一門課的地位。

並且雲熥按照後世的習慣,要求地理課、兵法課、戰策課和指揮課要有一個完整的課本,還要有完整的教學規劃。這可愁壞了要擔任這些課程的先生,課本總能糊弄一個,但是完整的教學規劃自古以來哪有這樣的規矩,教到哪不都是由先生自己掌握的嘛。

要在戰策和指揮課上當先生的大將一個一個的去找老朱訴苦,老朱聽了之後來和允熥再商量,允熥最終同意戰策和指揮課可以沒有教學規劃,但是必須提前告知每一年要教什麼東西,並保證一定在這一年過去之前教完。因為這兩門課是不同的武將輪流教授,所以允熥已經可以預見先上課的人因為自己說要教的東西沒教完擠佔其它人的時間的情況了。

至於地理和兵法課的先生就胳膊擰不過大腿了,只能老老實實的去寫教材,並絞盡腦汁的去想教學規劃。

允熥以身作則,自己的歷史課也提前編寫教材,並編制教學規劃。這對允熥來說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他就算沒教過別人,總也被別人教過,並且後世的自己還想過考教師證,所以瞭解過這些。

除此以外,其他的課程,除了戰例課,都要每一年課程開始之前,告知要教什麼東西,並保證一定在這一年過去之前教完,教不完的是有處罰的。

這個被老朱親自命名為‘大明講武堂’的培訓班,當然是由老朱自己掛名武學‘校長’,這個允熥提出的名字;允熥當然是當了具體負責的‘副校長’。

這個講武堂是以後固定的單位,所以不能找一個地方就湊合下去,幸好京城夠大,所以在城西找了一塊地方,正在修建新的教學課堂和校舍。

《踢開的英文》 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