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23章 讀書之苦與文采飛揚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條過了以後,允熥說起下一條。他說道:“朕欲提升太醫院諸醫官的品級,諸卿以為如何?”

郭鎮問道:“陛下,為何如此?這和在衛所分派郎中有何干系?”

允熥說道:“這與在衛所分派郎中並無干係,是朕因它事所決定的。”

然後允熥轉向幾位科舉出來的文臣說道:“齊卿、練卿、陳卿、卓卿、景卿,你們都是科舉出來的,你們說說,一萬個讀書人中,能考中進士的有幾個?”

五個人面面相覷,第一個被點名的齊泰說道:“陛下,臣是應天府溧水人,陛下也是知道的。臣之家鄉,大約每萬名讀書人,有十之二三能中秀才,不足百人能中舉人,不足十人能中進士。”

練子寧是茳西新滏人,卓敬悊江瑞安人,情況都差不多;陳性善是山硒山陰人,景清是三秦真寧人(今苷肅正寧縣),都是北方人。

陳性善說道:“陛下,臣之家鄉,秀才或許比南方容易中一些,大約有十之三四,中舉也多些,但是中進士比南方還難些。”

允熥知道,現在大明初立國,人少,其實還好考一些,等到後來人口多了,更不好考了。

所以允熥說道:“大家也都知道科舉之路十分難考,只有最出類拔萃之人,如齊卿、陳卿等人才能中進士為官。”

“剩餘的人中了舉的,也是鄉紳了,不愁吃喝;但是即使是中了秀才的,每月能從縣裡領一石米,也不足家用;更不必提窮首皓經了一輩子還是童生的人了。”

“朕在北方巡視時,曾在用膳之時聽一名多半是赴北平考鄉試未中的人賦詞一首,詞牌《陌上桑》,詞雲:

傳來一紙魂銷,頃刻秋風過了,舊侶新侍,半屬蘭堂蓬島。升沈異數如其他,漫詡凌雲才藻。憶挑燈,昨夜並頭紅蕊,賺人多少。

愧劉蕢策短,江淹才退,半百青衫淚繞。桂魄年華,只恐嫦娥漸老。清歌一曲,憑誰訴,惹得高堂煩惱。夢初回,窗外芭蕉夜雨,聲聲到曉。”

在場的人都是飽學之人,雖然都是人生贏家,但是幾名考過科舉的人也能感受到這人詞中包含的感情。

練子寧馬上說道:“陛下,此詞文采飛揚,雖然作者並未中舉,陛下為何不特舉其為官。”洪武年間白身而為官的人不少,不算違反規矩。

允熥被噎了一下,他吟這首詞是為了表明讀書一直不能中的人有多麼不如意,但是沒想到練子寧竟然關注起作者來了。

允熥思索了一下,才說道:“當時朕本欲追問,但是他們馬上就走了,朕的侍衛擔心有危險,所以並未追出。”

練子寧又說道:“此人是哪裡的口音?陛下何不下旨尋找此人?”

允熥只能說道:“此人是,永平府、灤州一帶的口音,朕馬上下旨尋找這名落地的秀才。”

他說到灤州、永平府,齊泰、練子寧、郭鎮這些三年以前曾經跟隨北巡的人都想起了一件事情,為什麼允熥會說那一帶的方言呢?允熥身邊的侍衛沒有人出身那裡吧?

不過他們也不好開口直接問,所以只能自己在心中疑惑。

允熥急忙把被帶歪了的話題轉回自己想要的方向,說道:“並且諸位都是讀過書的,知道讀書有多麼不容易,要想讀書出頭,必須埋首讀書一刻不敢懈怠的,等到了三四十歲再去學種地也晚了。”

“朕是天下萬民的天子,不能只顧著為官的這些人。依朕所見,讀書人別的難辦,但是學醫還可。為了給天下的讀書不成的童生、秀才一個過活的指望,所以朕欲大興醫學。”

“不僅太醫院的醫官要提升品級,還要大力宣揚‘不為良臣即為良醫’,讓不得志的讀書人願意行醫。”

在場的讀書人聽了允熥的解釋,也明白了允熥的意思。這不就是趙宋曾經提倡過的嘛!在場的人都不反對。

齊泰說道:“陛下欲如何提升醫官品級?”

允熥說道:“院使、院判均提升二級,御醫升為從七品,吏目、生藥庫大使、惠民藥局大使升為從九品。”

提升幅度並不算大,所以在場的人並未有異議。

這時,小宦官進來通報道:“陛下,蹇中書和解中書來了。”

允熥命令傳進來。

解縉和蹇義走進來行禮。

允熥說道:“不必多禮。”然後讓二人在後邊坐下。

允熥繼續剛才的話題說道:“既然諸卿並無異議,那就擬旨吧。”

解縉問道:“陛下,剛才所議何事?”

《踢開的英文》 第223章 讀書之苦與文采飛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