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5章 以官代吏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幾個被稱為蕭老大、陸老二、段老三的人並非是海盜,只不過與海盜有關係的坐地商人而已。更新最快其中段老三本名段和,還有秀才的功名;蕭老大和陸老二家裡也有人是秀才。

因為他們不是海盜,又是本地有名計程車紳,所以只要不是當場抓到和海盜交易,也不拖欠稅賦,當地的官府是不會拿他們怎麼樣的。並且他們透過官府的胥吏開一份路引也不難,嘉興府又緊挨著松江府,所以才相約去上滬縣探探情況。

上滬縣是真的要開海了。在朱元璋去世前後江浙沿海的海盜被消滅了十之五六,剩下的十之四五都上岸裝起了良民,或者跑到了大小琉球甚至十一區去了。

張彥方自然不知道其中的道道,見到大量被砍下的腦袋、瑟縮著的海盜,並且透過盤問確定這些人不是普通種地的百姓被殺良冒功以後,就以為這一帶的海盜就全部清繳完了。

再加上沿著黃浦江西岸的東西都建好了,並且上滬縣計程車紳又總是暗暗提醒他趕快開海,所以張彥方也就正式寫摺子請求開海了。

允是七月初七收到的摺子。張彥方除了請求確定正式開海的日子以外,還請求劃撥人手,並且准許他招募差役。至於具體的章程什麼的都已經訂好了,張彥方等著人手夠了就可以安排了。

允一看是關於開海的摺子,就沒有下發,自己給批了。批完了以後讓人把吏部尚書練子寧叫過來。

過了一會兒,練子寧來了。允對他說道:“練卿,你和國子監祭酒徐先生商議一下,挑選些人為市舶提舉司的官員,人挑選出來了把人名單報給我。”

“並且把此事告知齊泰。並且讓齊泰在戶部周邊兒看看哪還有地方蓋一個市舶提舉司的衙門。雖說以後市舶提舉司大多數的官員都在通商口岸,不過京裡也是有人的。”

“哦,摺子還不能給你,你找個中書舍人抄一遍,然後把摺子送回來。”

練子寧說道:“是,陛下。”然後接過摺子,開啟看了一下。

還沒等看完,練子寧就說道:“陛下,怎麼在市舶提舉司設定了這麼多官員?雖說大多都是九品、或者未入流的官員,但是也太多了吧。”

“趙宋的市舶司,官員不過四五人,其他的可都是吏員。”

允說道:“胥吏為害地方,人所共見。太祖皇帝就深知胥吏之為害,所以在位之時屢屢清查。但是胥吏往往是本鄉本土人,外來的縣官難以管束,所以胥吏害民之事仍然層出不窮。”

“今朕有意以不入流之官代替部分吏員,只不過天下的府州縣太多,一時難以實行;現在市舶提舉司新設,正是新立章程之時,所以朕多設官員,少設吏員。不過差役還是隻能用本地人。”

胥吏為害地方大家都知道,練子寧的父親就是官員,所以家裡被胥吏侵害的事情還少些;但是他父親不過是通判這樣的小官,他見到過的胥吏為害百姓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對於允的想法到沒有什麼反對的。

但是,練子寧敏感的意識到,用未入流的官代替吏員,允等於是不動聲色的要廢除自從趙宋已來的官吏分流制。

自從宋太祖趙匡胤已來,官吏分流,小吏不能升為官員,並且甚至不能參加科舉,孩子也不能參加科舉。唐代還有狄仁傑這樣的人從小吏升為宰輔,擱在趙宋狄仁傑再牛逼也白搭。

練子寧本人不反對這樣的事情,所以也沒有說出來,領命退下了。允繼續打理摺子。

把摺子打理完了,允下令把摺子送到通政司,然後思量了好一會兒,才對王喜說道:“你親自去,把駙馬梅殷叫過來。”

王喜馬上領命退下。

梅殷,妻子是孝慈高皇后(馬皇后)的唯一一個女兒寧國公主。梅殷文武雙全,曾經為山東學政,又擔任過武將,表現都很不錯,所以朱元璋很看重他,臨死前第一個囑咐允重用的人就是梅殷。

但是允後世的時候是瞭解過‘靖難’這一段史的。在‘靖難’的時候,梅殷在朱棣打到淮河流域的時候擁兵數十萬鎮守淮安,竟然一點兒作用都沒有起。朱棣渡過淮河、打向揚州的時候,梅殷竟然擁兵不動,感覺有點兒類似於孟良崮戰役的時候‘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李天霞。

允不知道梅殷到底是因為暗地裡支援朱棣而按兵不動,還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亦或是反應遲緩猶豫不決,反正允不覺得自己應該重用梅殷。以上三條梅殷沾了哪一條,對於統兵大將來說都是致命的問題。

但是允又不能不用梅殷。雖然朱元璋臨死前的遺囑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朱

《踢開的英文》 第215章 以官代吏(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