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還是朝鮮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才壹秒記住『愛♂?說→』,
想到這點的允熥頓時警覺起來。如果他後世瞭解過朝鮮的歷史,就知道這多半是李芳遠在為政變以後做準備了。不過雖然他並未讀過朝鮮歷史,但是這一世在見李芳遠之前也瞭解過朝鮮現在的局勢,知道現在李成桂想立李芳碩為世子,和自己的前幾個兒子弄得很僵。
‘李芳遠不會是因為我是正妃的嫡次子出身,所以找我來尋求支援,讓我幫助他登上朝鮮王位吧。’允熥想著。
還別說,允熥想的還是靠一點兒邊兒的。於是接下來允熥旁敲側擊的與李芳遠說話。但是這方面李芳遠可比允熥要強,允熥只是大概知道了李芳遠是想當世子。
然後允熥又想到了前幾日聽到的書寫對大明不恭敬的賀表的鄭道傳被傳聞並未染病,連老朱都因此當面責罰了李芳遠,並且要再給朝鮮措辭嚴厲的詔書的事情。
允熥頓時覺得這是李芳遠要剪除支援李芳碩的大臣,然後在合適的時候透過政變或者其他的方式來當國王。
心中已經有猜測的允熥又與李芳遠說了一會兒,越發肯定自己的猜測,又與李芳遠說了會兒話,李芳遠告辭。
允熥來到東暖閣找到秦松,和他說了李芳遠的事情,最後說道:“秦松,你看咱們怎麼能利用一下朝鮮的事情?”
秦松是唯一一個知道允熥想把朝鮮變得和親藩一樣的屬官,但是他也不知道允熥到底是想怎麼幹。【△網qu】於是問道:“殿下,臣有問題。殿下到底是想怎樣對付朝鮮?除了不用兵之外使用的手段還有什麼不能用?殿下是想幾年之內辦完,還是可以花很長時間?”
允熥見秦松問問題,想了一下說道:“不要用陰謀,都用陽謀。陰謀一旦敗露那就是不可能了,反而可能招致朝鮮人怨恨我大明,所以要堂堂正正的陽謀。”
這時允熥的心裡話。他認為,與後宮不同,朝堂之上雖然也會有陰謀起作用,但是最終決勝還是陽謀,透過種種手段,不管是利益還是其他什麼,分化敵方陣營最終成功。
慈禧能在晚清的四十多年的主政期間維持滿清不倒,就是靈活的政治手腕反覆利用各派的矛盾,而不是搞什麼陰謀;自己雖然現在的手腕肯定死比不上慈禧的,但是自己有後世的記憶,能夠保證“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治國’的首要問題能分清楚。【△網qu】
然後允熥說道:“可以恰當利用朝鮮內部的,不行,這還是等到我即為以後在說吧。”
“還有不怕時間長,三四十年也可,但是不要留隱患,不能像西域一樣總是反覆,搞得現在西域還在外國手中。”
秦松想了想,說道:“那臣有三策。”他這三策可不是現在想出來的,都是之前想的無數策略之中的符合允熥說法的。
允熥也知,所以問道:“那三策?”
秦松說道:“第一是,這朝鮮國靖安君既然討好殿下,想必是想在當了國王之後馬上得到大明的冊封,可以賜他朱姓,且凡事都與靖江王等同,久而久之,大家都會認可朝鮮王與靖江王一樣了。”靖江王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的後代,是大明唯一一支非老朱直系後代的王爺,也是唯一一個封號為兩個字的親王。
“這第二,就是大明凡有對外征伐之事,都要朝鮮出兵隨同;若是立功,也按國內之兵立功的封賞予以封賞。”
“這其三,就是允許朝鮮之民參加我國之科考,並且一視同仁的分配做官,即便朝鮮不願讓我國之士子為官也可。”
允熥在心下估量這三策:第一策很好,只不過不知道朝鮮人會不會同意;第二策也好,只不過以朝鮮軍隊的戰鬥力,恐怕還得大明的軍隊保護他們,為了更好的實施策略恐怕還得弄點兒假;至於第三策也可,不過一定要限制朝鮮的考上的人數。
允熥思量片刻說道:“不錯,看來秦卿你是下過心思了,不過這幾策還是等到我繼位再施行吧。”不過允熥還是好好地褒揚了秦松。
=============================================================
李芳遠回到理藩院,其親信金漢老問道:“大明的皇太孫如何?”
李芳遠坐下,反覆檢查沒有外人之後說道:“這幾日我觀明國的皇太孫,若是辦事只不過是中人之資罷了,我朝鮮的官吏,怕是有一半都在他之上(誇張)。”
“但是明國的皇太孫對事情的利弊看的極為清晰,並且看不懂的事情絕不說話
《踢開的英文》 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