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國力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日允熥宿在抱琴寢殿中。第二天允熥從抱琴的寢殿出來,到東暖閣的時候,東宮的屬官已經都到了。雖然除夕那天都已經互相拜過早年了,但是今日又拜了年。
然後允熥又開始打理朝政了。這些年老朱的身體時常不太好,不少的摺子都交給允熥來處理,然後再由他最後把關,所以允熥是很忙的。
允熥把一把摺子遞給陳性善,說道:“陳卿,這是昨日我批改的摺子,你看看是否有誤?如果無誤,送到陛下那裡。”陳性善應諾。
一人笑道:“殿下還是這般小心,連錯別字都不想有。”
允熥抬頭一看,果然是左贊善卓敬。這二年時間東宮的屬官又有變化,齊泰被提拔為戶部左侍郎,練子寧被提拔為吏部左侍郎,郭鎮進了五軍都督府為都督僉事,老謀深算的郭英以身體不好為由辭了差事,所以郭鎮能進五軍都督府。
舊人去了就得有新人來。陳性善升為左庶子。本來老朱想把陳性善調到禮部為侍郎的,但是允熥覺得他設想的有一個職位特別適合陳性善,老朱提調他的時候又已經是洪武三十年底了,允熥就委婉地拒絕了。
張數升為右庶子,秦松升為右諭德。六年以前出場過的原戶部給事中卓敬被任命為左諭德。雖然當時出了一點兒岔子,但是卓敬還是很有能力的,並且還很果斷,允熥把他調到詹事府為左贊善。
而左諭德是楊任。楊任曾經當過江寧知縣,允熥還看過他審案,為人極為清正。歷史上他本來是要當袁州知府的,這個時空不知道怎麼的被老朱發現了,塞到東宮來了。
與只在京裡待過,充滿理想主義的陳性善不同,楊任雖然清正,但是畢竟久任地方,手段也很老練,比練子寧還強,這也是老朱把他塞到東宮的原因。
允熥對卓敬說道:“處理國家大事,怎能不小心?說不定哪個錯別字就讓下邊兒誤會了意思呢。”
下午允熥就不用處理摺子了。大過年的,雖然老朱三令五申不許私自放假,但是中央還好,畢竟就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地方上反正都住在府衙/縣衙裡邊,待著也很難抓到,並且即使是老百姓也想過年。所以沒有多少摺子送上來。
允熥待在自己的書房寫東西。邊寫東西邊查資料。
接下來一直到十七都是這樣,早上練武,上午批摺子,下午寫東西,或者出去轉轉。
從十八日開始政務多了起來,允熥也更加的忙碌了。但是也不是沒有好事。去年秋賦的準確數字出來了,算上夏賦,總計收上來小麥四百七十餘萬石,米二千四百七十餘萬石,合計糧食二千九百四十餘萬石,還有價值超過兩千萬貫鈔,約合五百萬貫錢的錢、鈔、絲、絹等東西。
就這些東西,按照明末的白銀購買力,至少值一千八百萬兩白銀。允熥現在很好奇:他前世沒有研究過明代的經濟問題,所以很不明白到底是怎樣的演變到了明末竟然國家只能徵收上來四百萬兩白銀的?
就算是商稅一文也沒有,農稅只能收上來六成,也有九百萬兩白銀吧,怎麼都到不了才四百萬兩白銀的地步啊?
不過因為這只是個學術的問題了,允熥想了想沒有想出具體的過程,知道是士紳集團弄沒了就得了,反正允熥治下的大明不會走到之前的老路上去。
不過老朱因為收上來的稅賦太多了,足夠大明不打仗、沒有大災的情況下十年的開支,又因為黃河決口波及河難山東兩省,所以決定免除這兩個省的夏稅,雖然只波及了這兩個省的小部分地區。
允熥死勸,才讓老朱改為免除波及到的那些地方的夏稅。允熥就怕他們免稅免著就習慣了,導致稅收不上來。允熥之後的計劃可是要花很多錢的。
不過總體來講,此時的大明非常富庶,朱元璋的本事也堪比《唐書》上的隋文帝。歷史上,在剛剛打了三年內戰的情況下,朱棣能派出鄭和下西洋,能編纂《永樂大典》,能出兵數十萬打安南,能開始疏通京杭大運河,這都是朱元璋的貢獻!都是朱元璋的積累!
正月底,又有倭寇在悊江沿海騷擾。允熥看到摺子就生氣,差點兒下令把所有的船都塗成黑色,然後開到江戶或者京都去。
不過他知道老朱肯定不會同意的,所以只是寫下了‘衛所備之’。不過好在很快悊江沿海傳回來了捷報,寧海衛指揮使陶鐸打敗了倭寇,並且遵照允熥的命令全部俘虜發往遼東。
老朱本來是想等著十一區的使臣來了之後把他們交給十一區的使臣處理的。按照慣例,這些十一區使臣會在接收到這些倭寇以後把他們全部處死
《踢開的英文》 第167章 國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