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 (第1/3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允熥在休息了好幾天之後,在六月二十五日正式恢復了狀態,開始上朝並正式接手這個當世數一數二的大帝國。
而在之前的一天,允熥就評估了一下現在的大明帝國,用自己習慣的方式。
最新的人口普查顯示,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全國1065.287萬戶,6054.582萬人。
全國田地總數是857.7623萬頃。洪武三十年賦稅,糧食2940萬石以上,超過500萬貫錢的各種東西。
允熥在查詢了《宋史》之後,發現大明和大宋還是差距很大的。宋代天禧年間(西元1017-1021),大宋全國總田地3000萬頃以上,賦稅合萬貫錢。
田地雖然明代的一頃比宋代的要大,但是還是比他們要少的多,至於賦稅更是差了四倍以上。
當然,這和大明現在人還少有關。宋代神宗(西元1048-1085年在位)末年,全國1656.9874萬戶,是大明的1.6倍。
從社會構成來看,現在大明是以龐大的自耕農為主,糅合少量的,類似於常家這樣的大地主階層。此時還沒有後來的官僚大地主階層。
允熥分析以後,認為之所以沒有官僚大地主階層的原因:一是老朱對於官僚階層管理的更加嚴格,使他們不敢私自透過各種方式剝奪老百姓的土地。
二是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以後,把田地投獻給官宦人家也變得無利可圖,所以老百姓不願意幹這樣的事情。
三,是允熥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現在的人太少了!大明領土面積還在大宋之上,但是人口只有6000萬。
現在大明有很多在大宋時期開墾的土地處於荒蕪狀態,因為人不夠用。人少地多,則勞動力比田地重要,在大量田地荒蕪的情況下,誰會去租中別人的土地呢?
對於一般的農業社會的統治者來說,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但是,對於想向外發展的允熥來說,人口太少,意味著沒有太多的人口來填飽海外那廣大的土地。
允熥當然是要發展海權去搶那些還處於原始狀態的,從文化意義上很難界定的原始人的土地。
允熥認為,不優先發展海權,而是留在大陸之上,啃蒙古草原、中亞那些硬骨頭是非常傻叉的行為,放著肥肉不吃非要啃硬骨頭。
等著為了啃硬骨頭把國力消耗一空的時候,回過頭來就會發現,大海已經被歐洲人佔領了,華夏失去了制定世界規則,擴大漢人地盤的機會。
東北地區這個時候倒是算不上硬骨頭,但是投入產出比還是比不上經略南洋,所以也放在了次要位置。
所以允熥除了要著重發展海權以外,還要鼓勵生育,允熥已經想了好幾條鼓勵生育的辦法,就等著實施呢。
但是光有了人還是不行的,得看人行不行。
拿破崙縱橫歐洲的時候,整個東南亞的歐洲人不知道有沒有三千個?漢人絕對超過了三百萬,但是卻甘心在歐洲人手底下生活,最後被緩過神來的歐洲人各個擊破。
幸運的是,現在華夏的百姓,還沒有經歷過明代二百多年的馴化,滿清二百多年的奴化,其人格的獨立性比清末的漢人要強的多,甚至比21世紀的人還要強。
華夏為什麼軍隊越來越不能打仗?因為華夏的皇權太盛,自從漢武帝徹底廢除分封制實行中央集權以後皇權徹底失去了制衡。
而其結果就是:只要是皇帝,就不能容忍邊軍善戰,因為邊軍一旦能戰,不提將領會頻頻挑起戰事,萬一他們調轉槍頭造反就完蛋了。
皇帝的親軍居於京城,久無戰事、犬馬聲色下,只會一代不如一代,一旦親軍退化,那其他地方的軍隊也要相應的削弱。為了穩定中樞,皇帝絕不容許其他各部強於親軍,如此一代不如一代,到王朝末年的時候,軍隊全是花架子,甚至一兩朝後,軍隊就已經不能戰了。
歷任皇帝也絕不容許這個國家出現不受中央朝廷控制的勢力。而為求控制,必定實行流官制,流官的目的是什麼,真正的用意還是削平本地豪強,使其不會犯上作亂。
基於此理,百姓越羸弱政府就越好‘管理’,而政府越‘管理’,百姓就越羸弱,弄到最後亡國滅種時,百姓如羊羔任由異族宰割。
不是漢人不能打仗,而是歷代王朝的管束和教化使得他們不知反抗。
幸運的是,地方的豪強氏族也會反抗。所以這一過程極其緩慢,五胡亂華期間,還有冉閔帶領漢人進行反抗,還有東晉能
《踢開的英文》 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