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 (第1/3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時吳玉朝打斷羅貫中,說道:“不對,那漢高是伐無道誅暴秦,是以得到的皇位。曹操之子篡位得來的皇位,二者怎麼一樣?”
羅貫中說道:“秦二世是無道的昏君,那漢獻帝就是有道的明君了?如果他真的是有道的明君,怎麼會讓曹丕竄了皇位?”
吳玉朝沉吟道:“這……”
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理論,既然是有道的皇帝,那一定不會被竄去皇位的,被竄去皇位的,一定是無道的皇帝。
中國古代可能承認一個王朝末代皇帝不是昏君,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在這位皇帝繼位之前,就已經是兩國相爭的情況,然後某個國家被滅,這樣可以認為這位末代皇帝不是昏君,比如崇禎帝朱由檢,還有吳越王錢淑。但是這樣的皇帝也多被認為是昏君,比如五代時期的其它國家的末代皇帝。
所以既然漢獻帝不是什麼好皇帝,那麼曹魏代替了他的皇位也就不是什麼罪過了。
羅貫中見吳玉朝不說話了,接著說道:“西晉時期,以曹魏為正統,是因為晉代之皇位是曹魏禪讓而來,所以必須以曹魏為正統。”
“之後衣冠南渡,又有人提以蜀漢為正統,是因為北地曹魏故地盡失,而蜀漢建國於南方,所以提蜀漢為正統,但是因為司馬氏的皇位受曹魏禪讓而來,所以未有定論。”
“在之後的南朝,也是一樣,所以均以蜀漢為正統。”
“隋起於北方,又定蜀地,恰如曹魏,所以以曹魏為正統;之後的李唐對此並無定論。”
“到了趙宋之時,因為宋太祖受後周皇位禪讓,當時趙宋初立國時南方未定,恰如曹魏,所以以曹魏為正統。”
“之後宋高宗南遷臨安,丟失中原,為了證明自己為正統,又提蜀漢為正統。”
“前元對此並無定論,但是朝野輿論多以曹魏為正統。”
“待到本朝,太祖以英明神武之資,十七載平定中原;又是布衣為帝,尊三國哪一國為正統均是無妨。”
“但是本朝以北元為主要對付之國,而三國之中只有曹魏曾北擊匈奴,與本朝相仿,所以太祖皇帝才會不反對以曹魏為正統。”
“當今聖上,又起分封,邊遠之地都是封國。曹魏佔據中原,當今陛下同樣未分封中原。以曹魏為正統,正可表明佔中原者為正統,防止這些封國自稱正統。”
這時羅貫中停下來喝了口水。
吳玉朝嘆道:“從前我也多讀史書,但是從未如此想過這些事情。看來我也不過是人云亦云之輩了。”
羅貫中笑道:“你別忙著稱讚,還有呢。”
吳玉朝驚訝的說道:“還有話說?”
羅貫中道:“正是。吳玉朝,咱們雖然以前不過是寫話本的,但是也是讀過史書的人。你可否注意過,太和三年(西元朱元璋朱元璋9年)東吳孫權稱帝之時,諸葛亮為蜀漢丞相,提出‘二帝並尊’之事?”
吳玉朝說道:“當然記得。啊,我知道了。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天下哪有有兩個皇帝的道理。並且之後蜀漢一直承認東吳也為皇帝。若是以蜀漢為正統,那麼被蜀漢承認為皇帝的東吳是正統嗎?所以不能以蜀漢為正統。”
羅貫中說道:“就是這個道理。”
吳玉朝說道:“我明白了。並且,我也知道了這位貴公子是何人了。”
羅貫中驚訝的說道:“你知道了?”
吳玉朝笑道:“是的,我已經知道了。”然後他拿起筆在手心寫了一個字,然後亮給羅貫中來看。
羅貫中一看,果然是一個‘熥’字,只是‘通’半邊缺了一橫,表示諱缺之意。
羅貫中說道:“老友你真是聰明絕頂,居然透過我這三言兩語就猜到了。”
吳玉朝說道:“你說到‘當今聖上又起分封’這一句話的時候,我就知道一定是這位了。還有哪位宗室會如此為朝廷考慮?並且年歲也對的上。”
羅貫中說道:“雖然你猜出來了,但是也不要多話,自己知道就好,不要對外張揚。這位公子不是愛張揚之人。”
吳玉朝說道:“我知道了。等著我回去和他們搶活兒,一定要把寫太祖皇帝拯救百姓的這部戲的活計搶過來。”
又對羅貫中說道:“你已經如此了,可不要和我搶。”
羅貫中笑道:“知道了,我已經六十四歲,哪還有你這功名利祿之心?你儘管放心便好。”
吳玉朝想著確實如此,也就告辭回去搶活兒了。只留下羅貫中搖搖頭,然後繼續
《踢開的英文》 第230章 正統與大廚(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