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州的卓敬當然是不知道為什麼想要用手裡的寶鈔兌換糧食的人會突然增加這麼多。儘管蘇州府的衙役有人聽出這些新來兌換大米的人口音是崑山、嘉定、常熟縣等地的,但是他還沒有這麼大的聯想能力聯想到張士誠餘部。

並且他即使弄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來兌換大米也沒用,現在的問題是到初五晚上兌換結束的時候,預備十天所用的糧食已經所剩無幾了。當然當初是按照三十日的標準準備的糧食,所以他還可以從當地的糧倉提取糧食。

但是總這麼寅吃卯糧不是個事兒,完不成允熥佈下的任務,所以此時卓敬正在自己的住所裡和蘇州府的的府丞和吳縣、長洲縣這兩個縣的縣令在商討這件事。

但是這三個人也沒有什麼主意,說的最多的就是‘停止兌換’,或者是‘只允許蘇州倚郭縣的百姓用寶鈔兌換糧食’這類的辦法。

但是卓敬怎麼可能同意!他與這些外地官員不同,他清楚地知道允熥是要結合之前朱元璋下發的幾道詔令恢復老百姓對於寶鈔的信任;而他們的建議則會斷絕老百姓對於寶鈔的信心,之前兌換出去的糧食也就白兌換了。

不過卓敬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只能下令提前呼叫為之後預備的糧食。

不過按說應該上書告知此事;但是一來這件事還沒有著急到火燒眉毛的地步;二來卓敬也是很有抱負的人,第一次擔當實務就失敗告終還需要上級支援,很可能會影響他的前程。所以暫時他只是上報‘一切安好’。

允熥雖然在京城不在蘇州,但是也時時刻刻的關心著蘇州和杭州的情況。蘇州的卓敬一連三天沒有書信或者奏摺上報讓他很不安,所以在得到老朱允許之後令蘇州錦衣衛的人上報。

所以允熥在初八那天就知道了蘇州的情況。不過允熥這個時候已經瞭解過了卓敬的過往,雖然還是沒想起來《明史》上是不是有這麼一號人,但是最終決定還是暫且信任卓敬,打算等到二十多號還是沒什麼辦法的時候再說。

同時錦衣衛正在調查突然增加這麼多人來兌換糧食是為什麼,這很不合理。允熥也正在等著他們的調查結果,看看能不能對症下藥。

並且此時允熥非常忙碌也暫時顧不上其他的事情了。老朱平均每天批閱奏摺的時間在六個時辰以上,允熥每天看奏摺先自己想想再看老朱的批閱也得花六個時辰左右,再加上對於文華殿有品級的太監的處理也是他最後拿主意;同時他還深記‘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加上允熥原來的身體底子就不錯,每天都抽時間練武。所以他很忙。

特別是有時候他覺得老朱一些做法不是特別好,並且這些事情是老朱不太在意的情況下,他還會設法和老朱辯論一下。比如十月初九的晚上,他就在和老朱討論對於小貪汙犯的處置問題。

大多數情況下,允熥都不是個嗜殺的人,除了非常惡劣的事情,他一貫反對判處死刑,認為那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比如舊時空我布黨釋放所有的十一區戰俘他就認為是非常不對的;當然他同樣反對網上有人提出的把他們全部處死的措施。在國家的大西北、大西南到現在還有很多荒涼不通路的地方,這些戰俘完全可以在這些地方發揮自己應有的貢獻,為大東亞的繁榮富強而貢獻自己。

等到了60年代十一區人有錢了以後,並且此時這些戰俘已經幹不動力氣活的時候,完全可以把這些戰俘賣還給十一區政府或者這些戰俘的親人,不論是現金還是先進的技術都可以,讓他們發揮二次作用。這才是對於人力資源極大的利用。

扯遠了。此時允熥正在試圖讓老朱不要判處這些小貪官死刑,而是最好是東部地區的流放西北,西部地區的流放遼東。他說道:“爺爺,這些貪汙在二百貫錢以下的罪臣就不要剝皮實草了吧。”

老朱聽到他說話,嚴肅的對他說道:“這些罪臣,一朝當了官,就大肆貪汙,從老百姓身上‘扒皮’,爺爺現在扒了他們的皮還給老百姓有何不對。”

允熥心想老百姓可不敢要你還給他們的‘皮’。他斟酌一下語言說道:“爺爺,對於貪汙犯的懲罰並不是只有剝皮實草一種。把他們流放邊地,東部諸布政使司的流放西北,西部諸布政使司的流放遼東。這些地方都是荒涼之地,亦可起到懲戒之意,並且讓他們長期受生不如死之苦,豈不是更大的懲罰。”

“並且這些罪臣都是讀過書的,很多人不過是一時糊塗,才貪汙了一二百貫錢,還是能用的。讓他們在邊地教導當地的漢民和夷民說漢話、讀漢書、行漢禮都可以辦到,有利於教化當地

《踢襠》 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