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大明鹽課變革(二) (第1/2頁)
後山散人V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由校不溫不喜地說道:“按照袁世振每引六兩六千四厘的標準,戶部一年兩百萬引的食鹽,鹽課該是一千一千三百二十萬兩銀子才對,戶部收的鹽課怎麼連零頭都沒有!就算只收兩淮的鹽課,一年也該有近四百萬兩才對!”
“回陛下,名義上雖有兩百萬引,但實際滿足的食鹽卻沒有那麼多,而且有過去多年累積的舊引需要匯兌!”李長庚硬著頭皮回道。
朱由校看著冷汗直冒的李長庚,淡然地說道:“不對吧,朕記得十綱法採取的是一舊九新,至於你說的產量不足問題,想必這也不是什麼正經的理由,朕也不是要追究你,而是想著怎樣才能將這些鹽課都給收上來!”
“謝陛下隆恩,鹽課收不上來,是臣無能!”李長庚趕忙跪下答道。
朱由校拿起草稿慢悠悠地說道:“朕也初步算了下,按照現在兩百萬引食鹽的年產量與鹽課,給到商人的食鹽價格只有兩文半錢,但商人卻賣到了三十文,甚至是一百文,食鹽的高額利潤朝廷沒有賺到,生產食鹽的灶戶也沒有賺到,卻都被鹽商賺去了,三位閣老覺得合理嗎?”
“臣等無能,請陛下治罪!”三人一同跪倒在地道。
看著跪倒在跟前的三人,朱由校無奈地輕嘆了口氣後說道:“都平身吧!”
“臣等羞愧!”三人仍然說完,仍趴在地下不肯起。
看著三人,朱由校情緒嚴肅地繼續說道:“袁世振將大明一年的鹽引數量只定在兩百萬引,這個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大明實際人口的需求,而這也給私鹽與餘鹽留下了充足的發揮空間,自然而然會導致朝廷沒了這部分鹽課,而這樣也就讓朝廷的稅收越來越少。
新鹽政施行後,也就不必搞什麼十綱了,有多少食鹽需求就開多少鹽引,不必設定上限。
另外,之前歷代先皇賞賜卻尚未兌換的鹽引,不管賞賜的物件是宗藩還是勳貴,甚或是文臣武將,一律作廢!”
“陛下,這樣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老臣請懇您收回成命!”方從哲趴在地下低聲勸諫道。
朱由校無所畏懼地朗聲說道:“為了大明稅收,對於這些人的反對,何足懼哉!”
看著態度一臉決然的皇帝,方從哲不知該如何勸諫,但大明現在的鹽課的確有點說不過去,大明這兩年要不是靠抄家所得維持著,真不知該如何應對這同時開展的幾場大戰與連續多年的旱澇災害。
看著三人不說話,朱由校繼續說道:“對於現在大明的食鹽價格體系與利潤分配情況,朕是十分不滿的,準備試行的長蘆與山東鹽運司,除了採用自己開廠製鹽外,也要制定標準的出貨價,另外再在出貨價基礎上徵收二十稅一的鹽稅,其它鹽運司與鹽課司皆是同時進行!”
說實話,朱由校真搞不懂老朱同志當年為何會制定出三十稅一的祖制,關鍵這些無恥的官僚士紳連這三個點的商業稅都不想交,都在變著法的偷稅漏稅。
朱由校一邊在草紙上一邊計算一邊說道:“另外,之前鹽運司與鹽課司從灶戶手上能用一石糧食換取一引鹽,說明一引鹽的成本差不多是五錢銀子,也就是一文七一斤,現在鹽運司用水泥池子自己曬制食鹽,成本怎麼著也能去到一文五,這就當一文五好了,加上官吏與僱傭工人的成本,朕算最終的製鹽成本兩文好了,也就是六錢銀子一引。
在製鹽總成本兩文錢每斤,也就是六錢每引的基礎上,以後出貨價還是統一定在二兩銀子一引,也就是六文七一斤,給商人的價格再加上二十稅一的鹽稅,也就是最終的出貨價變成了二兩一錢一引。
按照兩百萬引的標準,一年的純利是三百萬兩,若是按照三百萬引標準,純利則是四百五十萬兩,四百萬引的話,則是六百萬兩!”
深知鹽課與財稅的李長庚,在聽完朱由校的換算方法後,不由得眼前一亮,等朱由校算完賬後,連忙附和道:“陛下如此演算法,臣真是聞所未聞,有如醍醐灌頂,若按照新的鹽政與鹽課標準執行,不僅能保證鹽運司的利潤,還能保證鹽稅的穩定,只是不知這鹽稅該由鹽政清吏司收還是戶部十六道清吏司收?”
朱由校僅僅只是想了片刻後答道:“利潤與鹽稅皆由六大鹽運司的財務分局收取,其它幾個鹽課司的鹽稅與利潤由布政司代收,最終由財務局匯總。
另外,鹽政督察局除了監督鹽運司與鹽課司是否違規外,還要監督市場上的鹽價與私鹽走私問題。
從此以後,杜絕世面上的餘鹽與私鹽,為了顧及原先灶戶的生存,兩司必須優先僱傭舊灶戶,而且每月的俸
《日月光明什麼意思》 第427章 大明鹽課變革(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