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4頁)

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削,而不是消滅封建剝削,更不是打擊贊成*改革的開明紳士。故於實行減租減息之後,又須實行交租交息,於保障農民的*、政權、地權、財權之後,又須保障地主的*、政權、地權、財權,藉以聯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只是對於絕對堅決不願改悔的漢奸分子,才採取消滅其封建剝削的政策。

(三)承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中國現時比較進步的生產方式,而資產階級、特別是小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是中國現時比較進步的社會成分與政治力量。富農的生產方式是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富農是農村中的資產階級,是抗日與生產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力量。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與富農,不但有抗日要求,而且有*要求,故黨的政策,不是削弱資本主義與資產階級,不是削弱富農階級與富農生產,而是在適當的改善工人生活條件之下,同時獎勵資本主義生產與聯合資產階級,獎勵富農生產與聯合富農。但富農有其一部分封建性質的剝削,為中農貧農所不滿,故在農村中實行減租減息時,對富農的租息也須照減。在對富農減租減息後,同時須實行交租交息,並保障富農的*、政權、地權、財權。一部分用資本主義方式經營土地的地主(所謂經營地主),其待遇與富農同。

第四章 開國前中共的土改歷程(12)

*中央釋出《決定》的同時,還制定了各項具體政策,作為附件發給各根據地參照執行。附件對地租、佃權、債務以及特殊土地的處理都作了原則的規定。《決定》下達後,全黨在減租問題上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統一的具體政策,各地又加強了對此項工作的領導,抗日*根據地的減租減息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地主的逃避和反對

減租減息沒有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它在考慮農民利益時同時兼顧地主的利益。然而,除少數開明士紳以外,大部分地主總是千方百計逃避和反對減租減息。根據各地的調查,地主們的主要做法是:

用抽佃來報復農民,使農民因害怕沒地種而不敢提出減租;用解除借貸契約來威脅農民,使農民因害怕逼債和今後借不到錢(糧)而不敢要求減息。報復佃戶時,地主以自種的名義抽回土地,而在收回的同時又把原來自種的土地出租給別人,或者土地收回後,今天暫不出租,明天再行出租,以達到調換租戶、增加地租的目的。

改變租佃形式,以達到逃避減租的目的。例如改租佃地為夥種地就是一種較普遍的手法。這裡的所謂“夥種地”,就是地主提供土地、種子和耕牛、農具、肥料等,而由農民終年不息的勞作。除了土地,地主的種子和耕牛、農具、肥料等可多可少,可變相投機。到莊稼收穫後卻是主佃對半分,地主並可分得柴禾等副產物。同時,夥種地又可以免去歉年多減、荒年免租的問題,更便於地主控制生產、撤換佃戶及收回土地。

明減暗不減。對農民施以小恩小惠(如借點錢、種子、肥料等),以小利騙取農民的同情,暗中和農民商定不減租或少減租,而表面上卻說是按政府規定減了。幹部來問,都說減了租;或者幹部在村時減了租,幹部走後,佃戶又將減掉的租送回地主。

有些地主利用農民不識字,曲解政府減租法令,欺騙群眾,少減租息。還有的地主製造謠言,恐嚇農民,破壞減租。例如有的地主竟公開造謠說:“有人已經在延安商議好了,不減租了。”目的是造成農民的害怕心理,不敢再要求減租。還有些地主拉攏幹部,尋找代理人,從內部來進行破壞活動。

工作團

針對這些情況,黨中央要求各地要下派工作團,領導、發動群眾同不法地主進行鬥爭,粉碎他們的破壞活動,堅決貫徹執行減租減息法令。工作團的工作具體怎麼開展呢?1942年12月9日,劉少奇在對晉西北幹部會議作報告時,發表的《關於減租減息的群眾運動》一文中說:“派工作團下去開展減租減息運動時,先選擇幾個中心縣,在中心縣裡,找二三個中心區,在中心區裡,找二三個中心村,把大多數幹部和最強的領導幹部派到中心縣、區,村去。……集中力量發動群眾,突破一點,開啟局面。非中心區、村則及時宣傳中心區進行減租減息的成績和經驗,造成聲勢,相互呼應。”而等到“非中心區的農民也自動起來了,也要求組織農會”時,“中心區、村即可留下一部分幹部做鞏固工作,其他幹部轉移到非中心區。這時到非中心區,群眾就會自己找來了。一個月到兩個月,就可發動千百萬群眾,形成減租減息的群眾運動潮流”。

當工作團在中心區、村開始發動群眾時,

《開國土改》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