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中國政府也以“所得倍增”作為口號;

2�中國從2003年開始投資水平就居高不下;

3�中國從2007年開始出現消費拉動增長的勢頭,政府強調說,以往投資主導型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變化;

4�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很高,信貸大幅增加;

5�工資和物價都處於上升趨勢;

6� 2005年以後中國出現了股票熱;

7� 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增長;

8� 2007年中國股市暴跌70%;

9�中國也舉辦了奧運會,相關投資增加;

10�美元也在2002年之後發生了嚴重貶值的信用危機。

當然,另一方面,目前的中國經濟與日本當年存在很多不同,主要表現在:

1�當時日本經濟出現過熱之際,國際收支會出現逆差,但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在擴大;

2�當時日本金融機構陷入了慢性信貸過剩,但現在中國銀行信貸低於存款;

3�當時日本實行固定匯率,而中國現在實行管制下浮動匯率,人民幣處於升值趨勢;

4�當時日本初級產品價格基本穩定,而中國的物價處於上漲趨勢;

5�當時日本還沒有出現土地泡沫,而今天中國房地產價格急劇上漲;

6�當時日本市場還不夠開放,而今天的中國對外開放已經取得很大進展。

從這些不同點來看,現在的中國經濟似乎更像當年日本在遭受美元危機和石油衝擊時的情景。換言之,現在中國的內部環境方面與1965年經濟不景氣前的日本非常相似,而外部環境則與1971年至1973年時日本的處境相類似。

日本之所以能擺脫60年代的不景氣局勢,重新走上了高速增長的道路,應該歸功於很多因素。

當時的技術革新給日本帶來了新機遇,同時,日本也加強了出口競爭力;掀起了耐用家電產品的消費熱;將裝置投資投入更具增長潛力的部門;發展了新的流通企業;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的生產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所謂的“失去的十年”期間,日本政府和企業對科技的投資始終有增無減,並且提出由過去的“技術立國”轉為“科學技術創造立國”、“智慧財產權立國”。 2001年,日本在第二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還提出50年內培養30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諾貝爾獎計劃”,至今已有7名科學家獲此殊榮,反映了日本原始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有人認為20世紀90年代是日本“失落的十年”,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日本正是利用這個時期實現了經濟結構新的轉型,並且積累起了更加豐厚的知識資產和人力資本。

從日元升值的最後結果看,人民幣的升值雖然能相對解決中美貿易的順差問題,但是升值後減少的順差會很快被其他東南亞國家或地區所代替。簡單地說就是,中國不順差,臺灣地區、泰國或者說越南就會順差。

因此,美國總的對外貿易順差並不會因為人民幣的升值而減少,相反,人民幣升值將會帶來出口產品價格上升的衝擊,將會助長美國的通貨膨脹。這種跡象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很明顯了。

美國不會看不明白這種國家分工下的貿易轉移帶來的國際收支失衡的現象。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從而逼人民幣升值只是美國的藉口和幌子,背後的美元戰略圖謀是我們應該警惕的。

有評論認為,日本的經濟大起大落、日元的命運跌宕起伏,固然與本國宏觀貨幣政策連續失誤有關,與美國施加的外部壓力有關,但更與日本自身的決心和目標有關。

在幾次日美貿易摩擦中;日本總在關鍵時刻選擇了退讓妥協,以息事寧人,雖暫時緩解了爭端,卻為日後長期衰退埋下了伏筆。

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日元跟風貶值,以為能擋住熱錢狙擊,保護資產安全,卻失去了東南亞國家的信任。

日元與美元之爭,讓我們看到了圍繞世界貨幣背後,是國與國的全方位較量。除了擁有財富和夢想,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實現國際化,更重要的還得看這個國家是否敢於面對壓力,是否敢於承受風險,是否敢於承擔起巨大的責任……

國家意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元打敗英鎊,固然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佈雷頓森林體系和美元霸權的建立,固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但是美元的去黃金化,美元貶值等過

《美元離岸人民幣》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