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0章 葵亥京察1 (第1/2頁)

胖虎她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羽回到南京後,將海戰情況告知南京各部大人們。 得知西班牙人當中扮演的角色,王在晉大怒:“當年,神宗皇帝已經放過他們一次了,這次又來了,絕不能再放過他們。” 楊鎬則看著陳羽問:“陳帥可有把握攻佔呂宋島?”陳羽自信的道:“易如反掌。”楊鎬喜道:“那就好。” 隨後楊鎬神色凝重的說:“明年又是京察之年了!東林必不會放過大好機會,怕是要大肆報復了!” 王在晉回憶道:“丁巳京察後,東林在朝中勢力被一掃而空,這次報復已是必然!” 陳羽冷笑道:“是啊!君子們又要懲奸除惡了!不過這次只怕他們事與願違,最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楊鎬大感意外的問:“陳帥有何高見?” 陳羽搖頭笑了笑:“我能有什麼高見,只是覺得這次若是東林肆無忌憚的黨同伐異,只怕會惹怒陛下,自掘墳墓!” 王在晉沉思片刻緩緩點頭:“不錯!前幾個月陛下已經為了東林針對魏忠賢和客氏的彈劾,專門召見了首輔,要他勸說東林莫要再起爭鬥,這說明陛下對東林已經非常不滿了!” 楊鎬眼睛一亮:“那豈不是我等又能渾水摸魚了?” 京察是吏部考核南,北兩京官員的制度,每六年一次,由吏部尚書,督察院左都御史牽頭,吏部的考功司負責具體實施,都察院各科道御史負責監督。而最後考核的結果四品以上交於皇帝聖裁。 而南京的京察交由南京吏部和督察院負責,所以南京的官員並不太緊張,因為經過這些年,南京上上下下的官員都是一條船上的,至少明面上如此,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陳羽! 北京十二月末最後一天,韓爌府中東林所有的朝廷重臣齊聚,眾人談笑風生,顯得心情都很不錯。 只有韓爌一人默默無語,吏部尚書張問達看向韓爌關心道:“虞臣!莫不是身體不適?怎一言不發?” 韓爌勉強笑了笑:“昨日沒睡好,不妨事!” 戶部尚書于玉立陰陽怪氣的道:“首輔大人日理萬機可要保重身體!” 于玉立對韓爌偏袒陳羽一直心存不滿,特別是上次將陳羽調離遼東,結果最大的好處落到了魏忠賢身上,對韓爌更是不滿。 韓爌面無表情的冷聲道:“本官的身體,本官自知,就不勞於大人操心了!” 張問達見狀生怕兩人吵架,連忙圓場道:“好了兩位!都是多年的老友,莫要為一些小事傷了和氣,京察在即,我等東林中人更該戮力同心!” 趙南星介面道:“不錯!此次京察,我東林佔據天時地利,還望兩位大局為重!” 趙南星自從因遼東之事前腳被皇帝免去左都御史後,後腳就進了信王府,幾個月來深得信王朱由檢信任! 此時的他已經走出當日罷官時的陰霾,滿面春風。 堂中眾人紛紛點頭,韓爌和于玉立兩人終於不再相持。 堂中氣氛又變得融洽,張問達又問韓爌:“虞臣!此次京察不知內閣有何章程?” 韓爌緩緩道:“前幾日我問過陛下,陛下的意思按舊曆!” 張問達大喜:“那就好!那就好!” 于玉立提醒道:“張大人莫要高興太早,按舊曆都察院可是有監督職權!”停了一下看了看趙南星,繼續道:“右都御史周永春可不是我們的人!” 趙南星老臉紅了一下,暗中惱怒:“這是在怪老夫?這事能怪老夫嗎?誰讓你們硬推王化貞這蠢貨去遼東和熊廷弼搶權!老夫是被你們坑了!” 張問達沉思一會兒展顏笑道:“不妨事!督察院內除了周永春其他的可都是自己人!” 又指著副都御史楊漣,和僉都御史左光斗道:“有文孺和遺直在,周永春不足為慮!” 于玉立又問:“那南京呢?”他對陳羽忌憚至極,認為陳羽終是大患! 張問達暗中惱怒:“南京一幫養老院,還京察個屁!”他不是南方人又長期在京城,雖然聽說南京如今大為不同了,但心底還是認為一群養老的官員,遠離中樞,不足為慮! 臉色平靜的說:“照舊曆,南京自查!”見於玉立臉色不好,又解釋道:“若我等插手南京之事,周永春必然不肯,到時起了紛爭,影響大局! 此次京察我等的目的是將,浙,楚,齊黨在朝廷的遺毒一掃而光!就不要節外生枝了!” 于玉立終於沉默不再說話。 而此時楊漣卻開口道:“張大人!為何你不提閹黨?如此良機何不將閹黨一網打盡?魏忠賢與客氏禍亂宮廷使陛下不理朝政,玩物喪志,此等奸佞怎可放過?” 張問達還沒說話,韓爌忍不住喝道:“一派胡言!楊漣你住口!” 別人不知道,可內閣和六部的尚書們都知道天啟皇帝聰慧的很,表面上不理朝政,其實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皇帝每次都能看出關鍵問題,前首輔葉向高曾經私下讚歎皇帝天縱之才!而關於魏忠賢,客氏。皇帝三人之間的關係,和皇帝不識字的一些謠傳,也是東林中某些人故意放出用來敗壞皇帝名聲的,可偏偏像楊漣這般耿直的年青官員卻深信不已

《我在明末種田小說》 第110章 葵亥京察1(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