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七 皇帝大喜,顧孫兩家 (第1/2頁)

涼風有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農曆十月末的平安京都。

城裡街道兩邊的建築屋頂都蓋上了白茫茫的雪色。

清早,守城的官兵拉開厚重的城門。城門甫一開啟,門外便衝進來了一匹馬。

馬兒在京都的平安大街上撒丫子奔跑,往著戒衛森嚴的皇宮方向而去。

辰時末,皇帝御書房。

大炎朝的皇帝歐陽勤,此時正手捧一件物事,看得認真仔細,神情是不可置信的。

“畝產七八千甚至上萬斤?”有這樣的糧食?

他覷著底下跪著的八百里加急,帶著東西信件回來報信的侍衛。

“回聖上,殿下所言屬實。”

“第一個發現它能入口食用的人還是景宴那離家出走的妻子?”

“是。”來人老實彙報,並無誇大其詞或張冠李戴。

“倒是個福氣人兒。”歐陽勤驚奇。

這時,御書房的小廚房送來了一份吃食。

一盤子簡單的蒸紅薯。

歐陽勤擦了手,便拿起一塊紅薯小心放進嘴裡。

入口粉糯清香,甜絲絲的,口感極好,並且有明顯的飽腹感。

歐陽勤心下大喜,三年大旱,使得北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作為大炎朝一直重視民生大計的皇帝,得知北地莊稼顆粒無收,災民倉皇之下背井離鄉的訊息,也每每吃喝不香,愁得頭髮都白了不少,甚至一度想下罪己詔。

眼前這樣一種……糧食。

他捻起案上一張輕薄書信,裡頭洋洋灑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包括這紅薯頗為怪異的來歷。

歐陽勤認出這的確是自己那太子的親筆書信,平日寫文章多說一句話都嫌累贅的,這回倒是耐著性子老實寫了回書信。

他在書案後頭盯著紅薯和信件看了許久,一直到近身伺候的太監總管陳和進來通報,孫太傅已到了御書房門外。

歐陽勤這才如夢初醒,忙讓人把孫禮孫太傅請進來。

請進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宮人把紅薯送上,還有歐陽思遠的親筆。

……

孫禮在御書房裡待了大半個時辰才出來,陳和總管攙扶著這位太子之師出了御書房,招來門外侯著的孫府下人。

“伺候好你們家老大人,可要仔細著點腳下。”

孫府下人哈腰稱是,攙扶著主子離開了御書房。

待得回到孫府,孫禮坐在了自家書房的椅上之時,才敢大大地喘出一口氣。

心裡頭覆盤了一下今日得來的訊息,繼而微顫著的一雙佈滿皺紋的手,拿起書桌上尚未拆封的書信。

片刻之後,他放下了書信,喊來了外頭的護衛。

“你替我把大老爺和大夫人叫到書房來,就說我有事找他們商議。”

護衛領命去了。

家裡的一言堂有事找,孫家大老爺來得很快,帶著妻子急忙就趕過來了。

孫禮不等兩人落座,就讓護衛把顧景宴的來信拿給兩人看。

過了會兒,先看完信中所說之事的大夫人猛然抬頭,“父親,這,這如何使得?那可是,那可是秀端啊……”

孫禮慣來嚴肅板正的臉此時有些猶疑。

“我也覺得把秀端許給這樣一個後生,有些可惜……可,老大家的想想,顧家的門楣是京都裡數得上的,並且,滿京都也找不到一家後院能比顧家後院清淨,沒有那些個烏七八糟的糟心事。

此子雖說沒有官身,但人還年輕,日後並非沒有機會。

況且,過去了就是執掌顧家中饋的,也算沒辱沒了我孫家一番教養。

顧老將軍為顧家攢下的功勞底子,足夠福廕兩三代人了,其他的榮辱得失,要他們後人自己去掙!”

“我知,當年你想把秀端許配給景宴,只景宴以年紀尚少,不欲過早成家為由,拒了。

後來又有了顧老將軍早年訂下的婚約一事……

秀端是我孫家長孫女,自小詩書禮儀學得極好,品性也端正,老頭子我也想她過得如意啊……

她是個大氣的孩子,不會為陳年舊事所困。你們不如去問問秀端本人的意願,若是她實在不願,老頭子再想別的法子。”

礙於威嚴,大夫人不敢頂撞公爹。但出了孫禮居住的院子,回到自個兒屋裡,臉色立馬就拉了下來。

大夫人瞥了一眼邊上的丈夫,“我秀端那是名滿京都的閨閣千金,要她去下嫁給,給那樣的人家

《將軍帶母親去吃飯打破一隻碗店老闆真黑》 第五十七 皇帝大喜,顧孫兩家(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