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一章 風乍起(3) (第1/3頁)

龍吟森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洛陽。

一名身材瘦高的老人騎著一匹棗紅大馬正越過洛水上的天津橋,後面還有四騎跟著。

老人一身戎裝,看那服色,竟然是一位二品武官,面容清癯,稜角分明,頜下一捋黑白夾雜的長鬚,握著韁繩的手瘦骨嶙峋,但骨節粗大、有力。

過了天津橋,老人輕輕一躍便下了大馬,見端門口還有兩乘轎子,好像在等什麼人,見那老人騎馬過來了,一箇中年文官便掀轎而出。

“見過節帥”,那中年文官向那老人行了一禮,“見過薛學士”,那老人不敢怠慢,趕緊回了一禮。

中年文官正是薛文遇,那老人是剛從泰寧節度使任上調往河東晉州新任建雄節度使的張敬達——後唐李嗣源、李從珂兩任皇帝都非常信賴的大將。

這時另一乘轎子裡面的人也下了轎過來與張敬達見禮,這人乃當朝首席宰相平章事張延朗,約莫五十歲左右,中等身材,微胖,面板白皙,一雙小眼睛滴溜溜亂轉。

三人正準備從端門進宮,“等等…”,只見從左掖門那邊又過來一乘轎子,一箇中年文官掀開了轎簾向端門這邊大聲喊著。

那頂轎子很快就到了端門,轎簾一掀,一位身材高大,面相莊嚴穩重,望之令人肅然起敬的中年文官出來了。

盧文紀,同平章事。

於是四人便聯袂進了端門,在一箇中年太監的引領下,一路蜿蜒北行,約莫一刻時間,來到了皇宮所在的南門——長樂門。

有那位太監的引領,四人很快便來到了含元殿。

含元殿是洛陽宮的三大殿之最,四人剛來到殿門口,一個小太監氣喘吁吁地跑過來說:“皇上在武成殿,請四位大人移駕……”,話音未落,臉上便捱了一巴掌,那一開始引路的中年太監罵道:“在四位柱國大臣面前,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小太監捱了打,也不敢聲張,趕緊縮在中年太監身後。

武成殿。

偌大的殿裡,除了四角的龍鳳銅燈發出的清亮燈光外,靠近大殿北側還點了多根小兒手臂粗細的大蜡燭。

大殿東側,一群樂師正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張敬達進到大殿,聽到此樂,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李從珂端坐在大殿北端,四位大臣進來時,帶起了一陣小風,吹得殿裡的油燈、蠟燭微微晃動,照得李從珂的臉上忽明忽暗,不到一年時間,他的頭髮鬍鬚幾乎全白了,眼眶深陷,以往雄猛剛毅的“阿三”(李從珂諢號)已經完全看不到了。

大殿裡擺下了四張矮几,上面放著幾個食盒、一壺酒,矮几後面放著一張軟塌。

今天是除夕夜,皇上巴巴地讓幾位大臣捨去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在皇宮享用晚宴,並不是“與臣同樂”這麼簡單,而是醞釀已久的計劃要實施了,現在召見四位股肱之臣,是為了做最後的決斷。

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殿中的五人各懷心事的用完了飯食,李從珂接過小太監捧過來的茶水漱了漱口,一揮手,中年太監便帶著包括樂師在內的其他人出去了。

殿下四人中,張敬達與薛文遇挨著,張延朗與盧文紀挨著。

“諸位愛卿,過了今夜,明天便是清泰三年的旦日,朕自即位以來,與太宗、高宗自然相去甚遠,但自以為殫精竭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看護著大唐江山,可惜朕福薄力微,與先皇相比,僅能維持,眼下,北邊契丹虎視眈眈,南邊偽唐、偽蜀蠢蠢欲動,國內……也不太安靖,每思至此,朕都是寢食難安,但又無可奈何,諸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不知有何言可以教我?”

李從珂說完,便把期許的目光目光投向四位。

張延朗是首席大臣,見其他人沒有先說的意思,只好硬著頭皮離席向李從珂施了一禮,“陛下,臣以為,契丹疆域遼闊,更勝前唐突厥、回鶻,控弦百萬,誠不可與之爭鋒,只能和之,或嫁宗女,或厚贈金帛錢幣,以安其心”

“偽唐、偽蜀,苟延殘喘之輩耳,等安靖北邊,內修文德,整飭軍備,休養生息,待得國庫充盈,兵強馬壯之時,傳檄可定”

張延朗正準備往下說,李從珂打斷了他:“愛卿,你是主管戶部和天下倉曹的大臣,朕問你,你所說的國庫充盈,兵強馬壯之時,需要多久”

張延朗猶豫了一下,“陛下,最快五年,最遲十年,必然來到”

“那嫁宗女,可嫁何人?”,李從珂一聽,最快就要五年,那時自己還能不能在這皇宮裡穩坐還是兩說。

“陛下…..”,張延朗聽了,心

《漠唐酒》 第四十一章 風乍起(3)(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