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7部分 (第1/4頁)

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井兒罵她道:“看你個子這麼高,都上大學了,還像小孩子一樣任性,讓人看著笑話。”

志剛18歲出來打工,打交道的無論男女都年長於他,本來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可今天和春兒出來,才感覺自己也是年輕人,原來自己的心態好像從來沒有年輕過。還是年輕好。他想,如果也上大學,和同學們利用假期出去旅遊該多美好。

可惜還沒有年輕過,怎麼就只剩青春的尾巴了。

看著選單,井兒點了一個西湖醋魚、春兒點了一個東坡肉,輪到志剛,他點了糟燴鞭筍。志剛問春兒:“知道這幾道菜的來歷嗎?”

春兒搖搖頭:“不知道。”

“就和你家的醬香老酒一樣,大凡有名的吃食,都是有文化傳承的。”

“也有好聽的故事嗎?”

“當然有。”

“姐夫,那你先說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的來源,相傳出自‘叔嫂傳珍’的故事。說的是古時西湖邊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欲佔其嫂,殺害其兄,宋嫂勸小叔外逃,製糖醋魚為他餞行。後來小叔得了功名,除暴安良,偶然的一次宴會,又嚐到這一酸甜味的魚菜,叔嫂終於團聚,後人傳其事、仿其法烹製的醋魚,就成為杭州的傳統名菜。”

正好西湖醋魚端上桌了,春兒先嚐一口,悠然神往地說:“呀,還有這麼美的一個傳說。那東坡肉呢,難道蘇東坡也會燒菜?”

“對。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不僅才學出眾,對烹飪也有研究。他在謫居湖北黃岡時,時常親自燒菜,與眾人品味。曾作詩介紹他烹肉的經驗:‘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後來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田、造福人民。節日將百姓送來的豬肉、紹酒,吩咐家人燒好連酒一起送給民工。家人誤以為酒肉一起燒,結果燒出的肉,特別香醇味美,別緻可口。從此以後,‘東坡肉’就成為杭州傳統名菜。”

聽完故事,東坡肉還沒有上桌,春兒摧促服務員:“東坡肉怎麼還沒有好?”

服務員是個女孩子,解釋道:“東坡肉烹製時間長,雖然我們這裡是事先烹製好的,但要在蒸籠里加熱,所以時間長一點。請你耐心再等一小會就好了。”

春兒扭頭又問志剛:“肉吃不到,你就再說鞭筍的故事吧。”

“糟燴鞭筍的故事也和蘇東坡有關。傳說杭州孤山的廣元寺附近有一片竹林,寺內和尚很愛吃筍,卻又不善於烹調,只會燒燒煮煮。蘇東坡出任杭州刺史時,與寺裡和尚有所交往,便把自己的‘食筍經’傳授給他們。用嫩鞭筍加上香糟,經過煸、炒、燴等而製作成的這道菜,香味濃郁,十分入味,富有特色。糟燴鞭筍經歷代相傳,成為杭州有名的傳統素菜。”

第139章 遊覽杭州(2)

春兒聽完,半晌才回來神來,說:“只有像蘇東坡這樣的大文人,才能享受到美味的極致境界。可見做什麼都要有文化,才能做出境界。”

“有悟性。”

志剛對春兒一豎拇指,春兒臉紅了一下。

“姐夫,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讀書啊。讀好書才能把生意做得更好,這是我們徽商的傳統。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或者說應該成為生活習慣。你在大學所掌握的知識,畢業三四年,就全都會過時的,所以從畢業那一刻開始,就要更新知識了。”

吃過飯,他們準備住下來,沒想到問幾家賓館都滿了。他們開車兜了很遠,在比較偏的地方找到一家小賓館,說有房間,但只剩一間標準房了。

志剛說:“只能你倆委屈一下,擠一張床了。”

春兒說:“我不要擠,你和我姐睡一張床。”

井兒臉紅了,扭住春兒耳朵說:“死春兒,我把你耳朵擰下來。”

本來想住下來後,去逛逛西湖夜景,可住得這麼遠,只好第二天白天去了。

從杭州回來,志剛覺得神清氣爽。多少年沒有這樣放鬆了,哪怕只是兩天時間。平時喝酒唱歌,也說是放鬆,其實那使人更緊張。

節後一上班,貴玲就又拿來一張報紙,還是那家都市報,這次刊登的是評論員文章:《會館應該怎樣健康經營》雖說沒點鄰村會館的名,卻總是有意無意地使人聯想到鄰村會館,因為它說的事例都只有臨村會館才做,比如論壇、沙龍、筆會等。

志剛把報紙往沙發上一扔,對貴玲說:“不管它。以不變

《最新小農民小說》 第3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