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二十二章 罅隙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飄過一場小雪,宮裡綠萼競相綻放,陶灼華筆下的消寒圖上又添了兩朵梅花,便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臘八節。

往年陶府裡極重視臘八,總會在青州城四個城門都設一口大鍋舍粥,陶灼華還曾隨著娟娘去瞧過。如今在宮內行動不自由,除卻隨著謝貴妃去皇家寺廟祈福,陶灼會還沒有機會外出,只能請娟娘煮一鍋粥,給隨著自己離鄉的這些人過節。

內務府送來的用度越發短缺,雞頭米、血糯等稀罕之物早便斷了頓。

娟娘提前一天泡了紅棗、蓮子、桂圓,花生以及各色乾果,又剝了些風乾栗子湊數,臘八節一早便開始熬製。小火慢煨,不多時便有香香的粥滋味溢位,娟娘一直煮了近兩個時辰,才將一鍋熬得軟糯香甜的粥鍋端下來。

旁人大約看不見青蓮宮這點東西,陶灼華卻記掛著德妃娘娘素日的關懷,命茯苓盛了一缽送去長寧宮。德妃娘娘見陶灼華知禮,心裡頗為讚許,命人裝了些內造的點心交由茯苓帶回去。

午間時陶灼華又請娟娘散了些賞錢,將粥分給眾人,連那幾個粗使的宮人都在人在份。娟娘特意在小廚房裡加了幾個菜,準備幾個人關起門來過節。

下午時分,有嬤嬤送來了宮裡散的八寶粥,大約也是中午熬好,如今已然涼透。嬤嬤頗不耐煩地將粥碗遞到娟娘手上,只說是宮裡頭照著規矩來的賞賜,似是瞧不得清蓮宮的冷清,放下東西扭頭便走。

宮內照例是一場宴飲,連至善公主夫妻二人都回來陪著仁壽皇帝過節。食著一碗甘甜香糯的八寶粥,仁壽皇帝卻好似忽然記起國中還有一位質子,晚宴時便特意問謝貴妃道:“既是宮中宴飲,怎麼不見前次那位灼華郡主?”

謝貴妃夜夜被噩夢所擾,根本不願意見到陶灼華那張臉,故意將她拒之千里,不防仁壽皇帝此時提起,便嬌笑著說道:“陛下容稟,臣妾覺得臘八節本是家宴,她一個外人在這裡不大方便,早便命人給她送了臘八粥,便沒有邀她一同過節。”

德妃娘娘這些日子派人苦苦追查當年先皇后去世的來龍去脈,心間已經有些猜測,卻苦於證據不足。見謝貴妃分明故意忽視陶灼華,便從旁敲打,端淑地笑道:“貴妃娘娘這話錯矣,陛下恨不得與天下萬民同慶,哪裡在乎多一個陶灼華。你若說是家宴,豈不是故意叫蓁蓁難堪。”

葉蓁蓁聽得謝貴妃說的家宴二字,遠遠看著席上那一抹淡黃錦衣的少年,心內正自浮想聯翩,蕩起圈圈漣漪,卻被德妃娘娘一句話打回原形,不覺羞紅了臉。

何子岑雖然坐著飲酒,他的思緒早便不在此處。只想著青蓮宮裡三面環水,如今被朔風一吹,還不曉得冰冷到什麼地步。青蓮宮此時還未重修,四處破敗不堪,陶灼華酷愛風花雪月,對著滿池枯草敗葦,又是孤身一個,想來十分悽清。

本該恨她入骨,偏偏總是事與願違,思緒不自覺便圍繞在她的身上,依然掛念她的冷暖。何子岑無聲地嘆息,眼望著手裡那杯花雕酒發呆。

仁壽皇帝沒有留意下頭小兒女們的心不在焉,只向德妃娘娘讚許地一笑,說道:“還是德妃曉得朕的心意。”

話說到此處,謝貴妃便是再一百個不甘心,也不敢忤逆聖意。她提起曲頸銀製雕花酒壺,替仁壽皇帝斟酒,柔順地笑道:“臣妾畢竟見識短淺,比不得陛下思慮周詳。這也是陛下皇恩浩蕩,那灼華郡主有福,臣妾這便派人去傳。”

仁壽皇帝面上笑容始終不減,緩緩衝謝貴妃說道:“朕一直認為你是識大體的人,這樣的疏忽,以後可不必再有。”

雖然仁壽皇帝面色平和,謝貴妃卻嗅出了他眸間的不虞,心內突突一跳,吩咐背後的周嬤嬤道:“你趕緊跑一趟青蓮宮,請那位陶郡主過來赴宴。”

周嬤嬤急三火四來傳謝貴妃的懿旨,陶灼華推脫不得,便請她先行一步,自己換身衣裳便來。

菖蒲捧了件水綠色描繡金線唐草紋的湘裙,請陶灼華更衣。陶灼華想了一想,卻命她重新開箱籠去取那件相思灰大毛領子的窄袖掐腰小襖,下面是黛藍色折枝海棠的八幅湘裙。又將頭髮重新散開,結了兩隻髮辮,只綁了一對東珠,鑲了幾枚黛藍色的發佃,這才領著茯苓出了門。

陶灼華俯在大殿上面聖之時,仁壽皇帝遠遠望著下面那抹身姿嬌小的倩影,瞧著她身上的相思灰色,在心裡黯然喚了一聲先皇后的小名。

德妃娘娘有剎那間的失神,片刻便恢復了自然的神態。謝貴妃卻是一驚,手中的烏木嵌銀筷子悄然滑落下來,掉上自己的裙衫尤不自知。

李嬤嬤立在她身後

《灼華舞蹈培訓中心門票》 第一百二十二章 罅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