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二 孫思邈,騎龍跨虎捻著針 (第1/2頁)
忽悠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前吃苦嘛身後貴!兒孫嘛孝順麼掛念!”
“孝子賢孫!一叩首!”
只見田巫,身穿羽衣,手上拿著七星卦刀鈴法器,不知道是念還是唱,唱一句,叫李氏族人磕頭一下。
“駕鶴西去嘛得功蔭!”
“刷啦!”“刷啦!”
田巫的兩個徒弟,戴著巫教代表死神勾魂使者的特殊面具。
一個拿單皮文王鼓,一個拿著肩甲骨頭板。
旁邊是鄉土樂隊,缺了兩顆牙的老漢彈著土琵琶,平日默不作聲的老鰥夫吹起了尺八,敲著小鼓,打著金撓的。
但是樂曲並不是哀樂,而是略微帶一點喜慶的。
反觀田巫一行人好似在跳那個大神。
孫真人在老太爺棺木前唸經持頌。
這兩家倒也不衝突。
嗡嗡嘛嘛的。
李鄲道也被捉著在這裡磕頭,祭拜,法事做到第七天,等老太爺回來見家裡人,把屍體裡的七魄安息了,吐出了喉嚨裡的殃氣,就可以封棺下葬了。
這些繁瑣的法事,卻是對死者的最大尊敬了。最後的告別與悼念。
磕完頭,問了確定沒有自己的事情了,李鄲道才等著孫真人一起去了藥鋪。
到了藥鋪,李福成看著李鄲道身邊的年輕道人,一臉疑惑。
好在孫真人直接道:“這位信主,貧道乃京兆華原一道人,因附近無道觀掛單,借宿於此,作為單費,貧道願意在此坐堂一段時間。”
李鄲道對著李福成說道:“這位就是我經常提起的孫真人!”
“哎呀媽呀!原來是孫真人您吶!失禮失禮!歡迎歡迎!”
孫思邈治病救人在隋朝時期就很有名氣,在終南山一帶行醫,楊堅就召他做官,被他拒絕了。
李福成也是聽說過孫思邈的大名的。
“孫真人看起來可真是年輕吶!”
“不知道道長多少年紀了。”
李鄲道連忙道:“爹,不與道人談壽!”
孫真人淡淡笑道:“蹉跎歲月,虛度光陰,不必太過關注。”
道家三忌諱,一問壽,二問排行第幾,祖師是誰,三是道行高低。
好在孫真人沒有那麼多講究。
“那您住這裡嘛?要不要給您準備一個睡覺的地方?”
“不用了,貧道只需要一蒲團兒就可以了。”
李鄲道小聲道:“爹,我要拜師孫真人,這可不算破門出家,這是拜師學藝,您可不能阻止我!”
“這得問你娘,你爺爺,我是沒啥意見。”
好吧,老爹就是這個好。
李鄲道直接趁著這個大好時機把經絡圖拿出來請教。
李鄲道知道這張經絡圖裡面肯定有點東西,但不得要專業的指導。
傳統蓮花落說的好:“孫思邈,騎龍跨虎捻著針,三十二歲入的唐朝,正宮那個國母得了病,他這走線號脈治好了,怎麼一針治好娘娘的病,怎麼兩針治好龍一條。”
這個蓮花落有一定的錯誤知識,比如走線號脈基本是不可能能的,當然如果這位是仙家級別的人物另當別論。
第二就是並不是三十二歲入的唐朝,治沒治過國母也有待考究。
但也看出孫真人的醫術之高,畢竟被尊為藥王的人物。
且孫真人在針灸上很有研究,阿是穴的概念就是孫真人提出來的。
只見孫真人拿著這經絡圖,立馬如得至寶:“此圖是何人所畫?竟然如此詳細?又有修行之法。”
李鄲道把半本醫書拿出:“在這裡找到的,如果弟子猜得沒錯的話,另半本封面裡面應該也有一份,是細細講解此圖的。”
“醫方千卷,未盡其性,故有湯藥焉,有針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導引焉。”
孫真人看了這半本醫書道:“這是一本咒禁書,不過只得其法,不得其咒,只有少數完善,不可信之。”
又道:“你既然拿此圖出來,想必是想要學貧道的針砭之術,也罷,救人之法,傳人無過,但也怕庸醫害人,無醫也勝庸醫,故我慎重,但觀你少年品性,靈光純正,並無邪見,算是有德,貧道便指導於你。”
孫真人又道:“此經絡圖也是修行正法,醫家秘術,你既然願意與貧道共享,貧道也可指點一二。”
李鄲道腆著臉問道:“不知道師父從何門何派?我能不能跟著受籙?”
“貧道在終南
《成為了道醫之後最新章節目錄》 一零二 孫思邈,騎龍跨虎捻著針(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