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57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と��⒊鱟詈笸�海�⒂詰碧煜蛉��頭ü�輩康厙�⒍�蠊婺=�ァ�

德國對西歐的攻勢共投入兵力141個師,2400餘輛坦克和4000多架飛機。兵分三路,中路為主攻,由A集團軍群擔任,突破盧森堡、比利時阿登地區;北路B集團軍群進攻荷蘭;南路C集團軍群佯攻馬其諾防線。英法聯軍對德國的進攻方向估計錯誤,並執行消極防禦的戰略方針,遭受了全面失敗。5月10日凌晨,德國的空降部隊首先在荷蘭首都海牙等要地降落,迅速擴張戰果。

13日,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及政府部分成員乘英國驅逐艦逃往倫敦。5月15日,荷蘭武裝部隊總司令H。C。溫克爾向德軍簽署了降書。德軍進入比利時之後,比利時政府被迫放棄中立政策,籲請英法聯軍支援。5月13日,英法聯軍進入比利時,但未能擋住德軍攻勢,17日,德軍進佔首都布魯塞爾,國王利奧波德三世於28日下令向德軍投降。北路德軍完成了對比利時的征服,還牽制了大批英法聯軍,支援了中路德軍的攻勢。

擔任對法國主攻的中路A集團軍群,5月10日順利穿過盧森堡,插入比利時南部阿登地區。按法軍的看法,阿登地區由密林和險峰構成的“扇形地區沒有危險。”'〔英〕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2卷,第33頁。'

而德軍先頭部隊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只用了一天便穿過阿登,12日下午抵達馬斯河北岸,攻佔了色當要鎮。14日下午古德里安三個裝甲師全部渡過了馬斯河,德軍兵分兩路長驅直入,一路向西南直逼巴黎,另一路指向西北攻英吉利海峽重要港口布倫和加來。英法聯軍36萬大軍被圍困在敦刻爾克至比利時邊境一線,面臨被殲滅的危險。但希特勒出人意料地下令古德里安停止前進,英法聯軍抓住機會,完成了“敦刻爾克大撤退”,至6月4日的一週內,共有33萬餘人撤渡英吉利海峽,逃出了德軍的合圍。

6月5日,德軍發動對法第二階段作戰“法蘭西之役”。此時法軍尚有71個師,但士氣低下,裝備殘缺。6月10日,法國政府被迫撤出巴黎,遷到圖爾,再遷南方的波爾多。此時義大利也向法國宣戰,在已經崩潰的法軍背上再插一刀。英國丘吉爾政府提出成立法蘭西一不列顛國家,設立單一政府,兩國民眾具有共同國籍,企圖趁人之危控制法國殘剩的軍隊、殖民地等權益,被法國拒絕。6月16日法國組建新政府,由貝當元帥出任法國政府首腦,同時表示願意投降,6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軍簽署降書的地方——貢比涅森林中的一節火車車廂上,法國簽下降書,接受了德國方面的苛刻條件。

德軍在短短的時間內席捲北歐、西歐,掠得巨大的財富,極大地刺激了正在東方苦戰的日本,使之改變了原來盡力不介入歐戰的決定,“另打起主意來,生怕誤了一班車。”'〔日〕種村佐孝:《大本營機密日誌》,鑽石社,1952年版,第14頁。' 它要乘機向南方擴張,撈取英法在東方的殖民權益。同時,德國在法國投降之後,制定“海獅計劃”對英國本土發動進攻,擔心美國對此加以干預,希望日本在東方牽制美國。於是,德、日兩國為各自之戰略需要,加速了軍事結盟。

9月7日德國特使斯塔瑪來日談判雙方加強合作。德方的條件是:“關於對英戰爭,德國不要求日本的軍事援助;德國所要求的是,日本用一切辦法來牽制美國,扮演阻止美國參戰的角色。德國則承認日本是東亞的政治領導者。而且,德國準備在締結三國同盟以後,充當日蘇親善的‘公正的中間人’”。'〔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651頁。'

這是日本能夠接受的條件,日本也希望締結三國同盟條約牽制美國。

改善日蘇關係能使日本擺脫北方之憂而專注於向南方英、法、荷勢力圈內擴張,因此。雙方迅速達成協議。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正式簽署,規定締約一國“受到目前不在歐洲戰爭或中日衝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國際條約集》(1934~1944),世界知識出版社,第278頁。'

該條約的締結使日德意“三國軸心”關係,進一步發展為三國軍事同盟,它標誌著法西斯侵略集團最終形成。

(二)《日蘇中立條約》的簽訂

在整個日本侵華戰爭程序中,日蘇關係的變化是較為曲折複雜的。當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時,蘇聯曾宣佈實行“中立政策”,繼而轉售中

《中國抗日戰爭史電子書》 第15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