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章 平靜的生活 (第1/2頁)

美人的薄紗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星期天下午,靈清照舊會去教堂對面的那家書店看書。

那書店的老闆是個中年男人,他不會像隔壁那個老闆娘冷眼對待零消費卻一直杵在那看書的同學。

這書店很小巧,但不怎麼別緻。

門臉上掛著一串一串的阿爾卑斯棒棒糖,還擺著時興的芭比娃娃、奧特曼玩具,風一吹,彩色的風車吱呀呀地轉動。

進入店門,兩邊規整地擺放著各種型別的本子、練習冊。書架之間容不下並排的兩個人,且半壁江山都是教輔材料,只是角落的四個書架,放著些文學書籍。

其中三個書架上放著青春言情繫列,郭敬明明曉溪這些當時的新生代作家以絕對優勢將席絹亦舒之輩擠於一側。

還剩下一個書架,擺著四大名著,史書傳記,以及一些拗口的外國名字的書。看得出這些書籍不怎麼合大家胃口,店主似乎也沒期待能賣出去幾本,任由大的小的灰塵顆粒沾滿整個書架。

靈清曾在這個沾滿灰塵的書架上買過一本書,書名很誘人,叫《平靜的生活》,瑪格麗特·杜拉斯寫的。

對很多人來講,當每天不是睡到自然醒而是被鬧鐘鬧醒時,生活就已不再平靜。

瑪格麗特·杜拉斯寫道:我該對它們負責,至少人們是這麼認為的。而我自己呢?我知道我不在乎,面對厭倦,我們無能為力,我厭倦了,可是有一天我將不再感到厭倦,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我會看到厭倦毫無必要,我將擁有平靜的生活。

原來擁有一種平靜的生活,也竟是諸多人的渴盼。轉然一想,想要擁有平靜的生活,何其困難!

當一個遇到生活中或喜或悲或大或小的事件時,有多少人能以波瀾不驚毫不在乎的心態去對待?心若不安,何談其靜?

也許你會說,我們每天都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是的,但也許這隻能稱其為平淡。

平淡只是一種表象的生活狀態,是一種簡單重複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而平靜更像是千帆過盡後的精神歸屬,是深層次的心境追求。

所以你過得只是平淡的生活,我過得也是平淡的生活,他過得仍只是平淡的生活。

不過,靈清覺得平淡的生活也不錯。有多少人衣不裹體,食不果腹,也有些人經歷著巨大的身體抑或精神上的災難,對生活絕望至極,對他們來說什麼時候可以過上平平淡淡的生活已是莫大的奢望。

當然還不乏有些人身處平淡而不甘,整天在厭倦它想要改變一切卻又不知從何做起的糾結中掙扎,那樣連平淡最初最本真的那份美好也丟失了,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是最真。

她覺得,既然還做不到平靜,對生活十之有八九處於平淡狀態也無力迴天,倒不如享受一把平淡。

這並不代表著消極,而是在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中,無後顧之憂地全力投身於你所喜歡或所追求或所必須的事情之中,你會看到充實,快樂之花在枝頭靜默綻放。而這其中,你不可否認,平淡起到了充分不必要的重要外部條件。

如果你夠幸運,能夠修煉到家,你就將擁有平靜的生活。

陽光在房間裡爬著,從窗臺爬到牆角,地面上明暗不一的幾何形狀是它爬行的軌跡。

靈清合上又厚又重的《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史書,滿足地走出這家書店。

她的餘光分明看到店老闆那乾瘦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那感覺就像,就像冬天的雪花透過衣領飄落到胸前的面板上融化開了。她不禁打了個激靈,這倒把她陷進書中的思維一下抖出到現實世界裡。

抬頭往外看,光線明暗間的反差使她的眼睛很不舒服,在她微微灼痛的眸子裡呈現的是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車水馬龍,生龍活虎。

回到學校小賣鋪,靈清撥起最熟悉的號碼,電話線那端響起瀏陽河那首彩鈴,1,2,3,靈清心中默數,喂——,喂,媽,我啊,靈清……

這已經是靈清與父母之間一個不成文的默契規定,每週都要回家打一個電話。不管有沒有事情。

她會選擇在週末那天下午,在她看來週末是上個星期的結束也是新一週的開始。

她的一通電話可以把她之前的心情理智完整地畫上圓滿的句號,又似乎能從電話中汲取無數的正能量使她有充沛的力量和飽滿的精神去開啟新一週的生活。

她也曾有過在其它日子裡打電話的記錄,從媽媽接電話的第一聲喂——中她聽出了媽媽對電話那端人的不確定性,而她不喜歡這種不同於週末媽媽對自己那聲溫暖柔和的開場。

《那些純真的日子》 第六章 平靜的生活(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