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郭嘉的病(下) (第1/2頁)
月下狂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非煞是不解的問道:“華先生,張仲景的師傅,不是張伯祖嗎?據說,這張伯祖的醫術,應該及不上這位張仲景的啊!”
“呵呵,想不到韓將軍知道的還真是不少啊!不錯,張仲景的醫術,基本的卻是傳自張伯祖,不過,其能有現在的精湛醫術,卻是得自另一位師傅。只不過,那位前輩高人,老朽我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當年遊歷天下到荊州時,老朽曾與張機探討過醫理,得見過那老先生的容顏。其醫術之精湛,即便是現在的老朽,也只能仰觀。若其健在的話,又他出手醫治郭小子,當不是問題,老朽只是怕,怕老先生已經過世,要知道,那老先生要是活到現在,至少也有七旬的高齡,所以,難說啊!”華佗長長嘆息了一聲,說道。
“不管這麼多了,至少,還有一線的希望不是。不論結果如何,韓非都要帶奉孝他前去尋醫!華先生,你儘管說來,我當如何去找那位老先生?”韓非只感覺,自己的心臟,“嘭嘭”直跳,高人,竟然是隱士高人!
若是能請來……
“要尋這位老先生,也只能從張機那裡著手。張機是那老先生唯一的徒弟,也唯有張機知道那老先生住在何處。而且,即便是老先生過世了,十餘年未見,那張機想必醫術也有精進,難保不得老先生真傳,去看上一看,還是值得的,至少,多了一分希望!”華佗點點頭,他很是欣賞這樣的韓非,這年頭。能這麼關心下屬的主子,實在是太罕見了啊。
“謝華先生指點迷津!”韓非深深一躬,隨即轉身對眾人說道:“事不宜遲,明日一早,奉孝你就同我一同動身。前往尋找張仲景以及那位老先生,長文兄,勞你回去,與高將軍、張將軍、曹將軍一起,訓練士卒,我這裡有子昭護持左右即可!”
“喏!”
“主公。路上小心!”
眾人紛紛領命。
“主公,為了嘉一人,不至於如此大張旗鼓吧?再者說,嘉一時半會也不至於沒了性命,還是主公的大事……”郭嘉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放屁!”韓非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向著郭嘉很不客氣的喝道:“別和本將軍在這討價還價。這是本將軍的軍令,你敢不從?”
“主公……”郭嘉雙目含淚,雖然被罵,但是,他只感覺,這心裡,暖洋洋的。喉嚨中堵得慌,看著韓非,卻是說不出話來……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親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張父對張機的功名看得很重,因此張機在二十幾歲時就曾舉孝廉,並且在府衙擔任郡吏。在當時只有經學,孝廉致仕才是正途,醫學被成為是左道,為士人所輕視,登不得大雅之堂。因此家族是不會允許張機在他們張機府邸行醫的。為此張機就只能在張機別院坐堂行醫。
張機的一生極不平,他出生於政治傾轍、吏治昏暗、社會動盪的東漢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時有叛亂髮生,“大兵之後。必有災年”,各地連續爆發瘟疫,“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對這種悲痛的慘景,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於是,他發憤研究醫學,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制服傷寒症這個瘟神,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
他勤求古訓,認真學習和總結前人的理論經驗,博採眾方,廣泛蒐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藥,甚至民間驗方也盡力蒐集。他對民間喜用針刺、灸烙、溫熨、藥摩、坐藥、洗浴、潤導、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藥,人工呼吸等多種具體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廣積資料。
張仲景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他認為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醫生除要有高明的醫術外,必須具備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因此他對於那些“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相對斯須,便處湯藥”,草菅人命的醫療作風,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對那些面對疫病流行束手無策,卻又“各承家技,始終順舊”,墨守陳規的庸醫給予了尖銳的批評。他還駁斥了“欽望巫祝,告窮歸天”,請求鬼神保佑的迷信思想,指出其結果只能“束手受敗”。
世人都稱道張仲景還有一個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典故,那就是“坐堂醫生”的由來。相傳張仲景四五十歲左右,曾在長沙做太守。當時,他還時刻不忘自己的臨床實踐,時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畢竟是個大官,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隨便接近普通老百姓。這怎麼辦呢?他想出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群眾進來。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個地仔細給群眾治病。時間久了,形成慣例
《傾漢全本txt下載》 第一百四十四章 郭嘉的病(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