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4章 青山5 (第1/2頁)

喜旺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擾你了,謝謝。”譚茹起身,禮貌地衝秦老師作別。 “我想,她的問題不在於松城的生活,而在於之前的經歷,她最大的困苦還是源於自己的家庭。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她,可以朝前再看一看她經歷了什麼。”臨送譚茹出門時,秦老師補充。 “嗯,我知道。”譚茹點點頭,禮貌的出門離開。 從學校離開時,正值午後,陽光白咧咧地照在操場上,譚茹從空曠的場地上走過,影子成為腳下的小小一團。在經過學校的榮譽宣傳欄時停下腳步,看到那兒的優秀學子風采展示欄,想到從前譚蒙的資訊也曾在這個櫥窗裡。 那時,全家人特意來學校,擠在這扇玻璃前看了又看,母親與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線,說著晚上一定要做頓時豐盛的晚餐來慶祝,自己也為有這樣一個大姐驕傲得滿心歡喜。大姐聽著誇獎,站在旁邊也笑得和煦,似乎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可如今想來,大姐曾經的笑容裡,有多少是真心歡喜的,又有多少是她希望別人看到的偽裝呢,她不知道。 一陣手機鈴聲響起打斷譚茹的回憶,她取出手機接起後聽到經理的聲音。 公司正式通知譚茹停薪留職,她覺得公司的安排是有失公允的,自己並沒有過錯,只是因為公司怕事就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她又覺得暫時停職也好,她能專心處理眼前的私事,便順勢答應下來,還衝人事經理說了幾句客套話致謝。 不用去上班譚蒙就直接回家,一進家門連鞋子都懶得換,就去帆布包裡翻找譚蒙的日記。按著時間數序,譚蒙尋找到高中前的那本日記抽出來,一邊迫不及待的開啟,一邊順手倒了杯水到椅上坐下開始閱讀。 這本日記的記錄剛好從譚蒙隨母親與奶奶一起舉家搬來松城開始,那年時值千禧年,各行各業蓬勃發展,手機,電腦,網路等等各色新鮮事物踴躍出現,人們的觀念也在飛速轉變,整個世界都像是進入高速快車道,百廢待興,說句千年一遇之大變革毫不為過。 就是在那樣的好年景裡,父親李道義被判刑,李家迎來了至暗時刻,在幾經周折後譚蒙更換姓氏成為李蒙,來到松城開始新的人生。 2000年9月8日,秋,雨。 在來到松城的第一天,我們遇上了當年的第一場秋雨。從青山鎮到松城,我隨母親與奶奶一起坐了十五個小時的火車外加十七個小時的汽車,重新站回地面時,因為水腫腿軟而先摔了一跤,跌坐進溼泥地裡,弄髒了半身衣服。 第一眼看到松城,呼吸到這裡的空氣時,我就很不喜歡這兒。這裡潮溼,多山,看起來像是一塊沒的擰乾的溼抹布,粘糊糊地搭在那兒。相比之下,老家青山鎮雖然荒蕪,一眼看過去盡是黝黑的煤山堆,但卻常年乾燥,沙石都是粒粒分明,她喜歡那種乾燥。 可是,我也知道,家鄉是再也回不去的遠方了。母親一再叮囑我,到這兒之後就再不要說自己叫李蒙,要叫記住自己叫譚蒙。從前的李蒙已經死在青山,如今只有譚蒙,重生在這個叫松城的山城中。 2000年9月9日,秋,雨。 今天,我多了一個妹妹,母親給她取名單字一個“茹”,她從一開始就姓譚,不姓李。 奶奶說,給她挑了個好生日,正值秋日豐收,時間又是長長久久的寓意,是我們全家的新開始。我試著第一次抱了抱她,她很軟,很小隻。我不太喜歡她,但我又應該喜歡她,因為從此她是我的妹妹。 2000年9月10日,秋,晴。 今天隨奶奶一起找房子,我們需要儘快從旅店搬出來,找到新的家。奶奶看中了一處宅子,但價格太貴,講了許久價格都沒有用,只能作罷。便宜的房子看了幾處,又都太髒亂,實在沒法住人。最後,中間人介紹了一所剛剛有人離世的老宅院,價格便宜,只是直說前面的房主走得很苦,屋子或許有些晦氣,就看介不介意。 奶奶表面說很介意,連連推辭說不吉利,中介與屋主一再降價後奶奶才勉強接受。簽了合同付過錢,拿到鑰匙送走那些人後,奶奶非常高興的哼起了小曲兒。原來,這宅子她十分滿意,只是演戲假裝不喜歡而已。 我問奶奶,不怕鬼嗎。她說,鬼不可怕,人才可怕, 2000年9月11日,秋,陰。 今日搬入新屋,從此定居。但為了低調,沒有放炮,沒有喬遷儀式,只是默默地搬入帶來的行李便算了事。母親發高燒,水都喝不進,我很擔心。妹妹一直在哭,她真的很討厭。 …… 譚蒙的日記寫的很流水賬,每天的篇幅都不長,只簡單的記錄一些事件或心情。有時候似乎是覺得沒什麼重要的事發生,就簡單的寫一個“略”字帶過。如此洋洋灑灑的一頁兩日,譚茹每翻過一頁,就像是看見了少女時期的大姐坐在桌案前寫字的模樣。 按時間推算,到松城時的譚蒙約是14歲左右,她已經表現出了極為成熟剋制的個性,像一個成人那樣做事思考。

《兇手家屬圍堵》 第84章 青山5(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