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四章 環族往事 (第1/4頁)

火焰大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環族文明成員最初很像藍星上的鴨嘴獸,哺乳類卻又是蛋生。

他們追求的美就是將身軀圍攏成圓,以此為象徵,便把自身稱為環族。

在母星上只有少部分陸地的環境下,他們的文明發展歷程談不上順利,從有歷史記載以來,環族花了將近萬年才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文明得以跨過第一道大過濾網。

已經有了文明之力的種族,下一步便是把星球變得更適宜自己種族的發展。

填海造陸,修建文明聚集地,將文明成員聚集起來,產生更細緻的分工,進一步釋放生產力。

在這一步歷史程序中,各個文明的手段都竟然的相似。

叢集化生產,讓文明逐漸產生各種各樣的職業,讓社會管理學變成文明對龐大生產力加以約束的大規模嘗試與實踐。

跌跌撞撞的發展,讓環族又過了近千年才徹底進入電氣化時代。

然後就是生產力的差距,讓地域發展不平衡,一系列矛盾產生,文明之中出現裂痕。

於是很普通而又常見,但對文明傷害至深的戰爭出現了。

在任何文明發展早期,都不會缺少戰爭的位置。

因為它是最直接解決矛盾的方法,既然解決不了矛盾,那就解決掉讓矛盾產生的同族,也能把事情解決。

大戰讓文明成果毀於一旦,又能在廢墟之中孕育生機。

殘酷的戰爭似乎是大過濾網的一部分,任何走進戰爭的文明都會站在瀕臨毀滅的懸崖邊上。

但它又似乎是文明向更優秀方向前進的一種自我革新,讓曾經被約束的科技有了發展土壤,從而一舉生根發芽。

環族文明的航天技術就是在殘酷大戰中發展起來的,它最初的目的只是為了觀察茫茫海洋上隱藏的戰略武器。

當殘酷的大戰結束,航天技術已經成了一個文明發展的新思路,與其去爭搶稀缺的陸地,不如到星空中尋找一個新家園。

這樣的思想轉變,是因為殘酷戰爭帶來的文明反思。

環族便開始了踏上對外探索之旅。

這樣的旅程註定艱難。

如果說人類的大航海時代是因為彼時能看到真正的收益,而對星空的探索卻如無底洞般吞噬環族的能製造出來的一切。

特別是他們甚至還沒發展核聚變技術,能源依舊靠著化石能源撐起整個文明的運轉。

這樣的矛盾便又激發了新一輪的大戰,之後便是混亂和競爭重新充斥原本隱隱統一的文明。

以廣袤的海洋為分割,整個文明陷入了彼此孤立的狀態,曾經盛極一時的航天技術因為逐年熱度衰減,開始出現了退化。

環族的文明發展,在大宇宙的諸多文明中算不上多麼崎嶇。

畢竟崎嶇的文明,他們連向外邁出探索步伐的能力都沒有。

而讓環族走出這一次大過濾網的原因是日益威脅文明延續的能源危機。

化石能源終究是有限的,對於需求越來越大的工業化文明,能源枯竭就意味著文明崩潰的開始。

因為你再也無法支撐起一個職業細分的社會體系,無法再支撐龐大的人口。

這並非是精神上的空虛,而是來自物質上缺失。

這樣的缺失將帶來文明的衰退。

好在,一個文明,一個已經睜眼看過宇宙甚至踏出一步的文明在危機時刻總能出現一些稱的上硬核狠人的傢伙。

他們的出現或許是文明無意識集合的自救,又或者是真正的應運而生,但他們完成了文明賦予他們的歷史責任——挽文明於將傾。

他們或許是有理想的科學家,有追求的政治家,又或者是有崇高理想的思想家。

亦或者是一群人,一個團體。

他們真正做到了重新整合環族,重新凝聚文明的力量投入核聚變研究當中。

然後他們成功了,環族文明延續了下來。

再然後就是探索星空,幾經周折,成為行星級文明。

而隨著時光流轉,新的週期又開始了。

歷史給生物的教訓就是生物從來不會從歷史去汲取教訓。

彷彿是一切又重複發生了一樣,環族文明又進入了新的歷史週期當中。

反覆在大過濾網裡外來回試探,但他們總是能有驚無險的度過。

所謂的螺旋上升,在環族身上似乎體現的淋漓盡致。

大一統理論。

光速引擎。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裝置開始小說》 第四十四章 環族往事(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