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1/4頁)
外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七十三章
太后的身份,是美化後進的東宮。可是秦可卿親生母親的身份卻根本沒有辦法再美化。
秦可卿的身份人人皆知,可是卻不能擺在檯面上。
...因為那身份實在是太上不得檯面了。
在這個時代,眾所周知,不是母以子貴,就是子以母貴。
前者還要等,要熬,就像現在的太后。而後者卻是需要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花魁出身的母親,永遠是秦可卿身份上的硬傷,也是其亡母不被世人接受的根本原因。
只是這些人也不想想,難道是那些人想要幹這個行當的?難道是她們哭著求著一定要賣肉的?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嫌人家身份低,當初你別脫褲子呀!人家幹這一行的,至少還收了費。那些大家爺們,還不是花錢給人那啥的。
死了除了陪葬品多一些,墓地好一些外,又比誰高貴到哪裡去了?
......
這些事情再怎麼樣,在這個時代,也只能妥協這不公平的現實,當然,這在現代也一樣。所以總的來說,無論秦可卿享受多高的待遇,身份上又如何尊貴,在正式場合見到水晏的那些同父異母,不被水晏放在心上的姐妹,秦可卿照樣還是要行禮彎腰的。
若太后和皇帝真的將秦可卿認回皇家,對於秦可卿來說,絕對的是禍非福。
...最重要的是三人心裡都明白,這件事情一但弄開來,朝中各部也不會同意的,就是宗室也不會讓秦可卿認祖歸宗。
三人心知肚明,所以也從來不在那上面多做糾纏。畢竟他們三人都明白,真的實惠,才是實惠。那些虛的,就讓那些人去爭吧。
“等哀家去了,就讓我們姐妹長久地住在一起。”當初秦可卿的母親去逝時,因為她的身份,名份問題一直解決不了,所以就一直將棺木寄放在城外的寺院裡。
後來水晏登基,太后搬進慈寧宮的第一道懿旨就是將秦可卿母親的棺木送到了皇家寺廟裡。
她要讓那些曾經對她和姐姐不屑一顧的方外之人,日日夜夜為自己的姐姐誦經唸佛。
當初是她傻,她以為就算是皇家寺院,那也是方外之人,卻沒有想到當她巴巴地捧著攢了一年的月錢,送到皇家寺院時,那些人的嘴臉,她至今還記得。
不配?哼,一群吃著皇家用著皇家的人,憑什麼說她沒資格,說她姐姐不配。這回好了,她就天天讓那些人給自己的姐姐唸經打坐,每月拿著全寺上下手抄的經書來換取下個月的供應。
這件事情,秦可卿一早就聽說了,也曾在難過的時候跟惜春說了。惜春沒心沒肺地只想到了西遊記裡唐僧沒上禮,而取到假經書的事情。
“佛祖當初還要過飯,明.太.祖還當過和尚呢,誰的出生比誰高?當初明.太.祖還敢在佛像上寫下充軍發配三千里的話,這事做得漂亮,太后娘娘,威武霸氣。
女人在家不能靠父母,自然是要靠自己了。你瞧,肚子爭氣不是也一樣嗎?當今太后也是一例成功典範。至於你母親,其實也不錯呀,你就想想,她一個人就戰敗了東宮多少名門閨秀?
你看看,你長得多好看,多俊俏。都說女肖母,所以呀,就算不看內涵,咱只要用膚淺的外美都能讓別人羨慕嫉妒恨,所以身後事什麼的,總免不了讓那些被她壓過的人,發揮一下酸倒牙的心理,這也有利於內分泌和消化不是。......”
惜春的話,在秦可卿看來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不過在一頓胡說打屁之後,秦可卿也就放下了。
“姨母,你千秋正好,何必說這樣的話,讓我和皇上心疼呢。”
“是呀,姐姐說的對。母后,咱們現在的日子好了,您就應該向前看,何必想那些呢。”
此時聽到太后又提起自已亡母,心裡雖然難過,倒也能打起精神勸慰太后。水晏見到母親提起這麼不吉利的事情,也忙著配和秦可卿說些喜慶,吉祥的話來。
當然,秦可卿說得最多的,還是惜春從小到大的糗事。這讓太后在出了賈母的孝後的第一時間就將惜春招進了宮。
......
運河之上,數艘帆船在行駛著。其中一條看起來便非常厚重的官船上,齡官因為暈船吐得七死八不活。
“姑娘,喝藥了。”小丫頭小心地端著一碗岸上大夫開的藥,遞到齡官手中。
“拿走吧,喝這勞什子又有什麼用。半點效用皆無,何必作賤銀兩呢。”齡官的身子一直不太好
《紅樓之無法預料46》 第73章(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