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4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福全咀嚼著蘇麻喇姑話中的含義,目光追隨著慕爾登額跳動的身影,和記憶中那個佔滿心房的杏粉色倩影重疊,交織,又分離。

末了,他便笑了,也許,這一刻,他終究放下了,放下了那段深埋於心中三十多年的情愫……

原來放下一切,是這般輕鬆。

作者有話要說:註釋:

“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鍾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的情形。

原指女子的面容與桃花相輝映,後用於泛指所愛慕而不能再見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產生的悵惘心情。也作“桃花人面”。

【出處】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唐詩故事: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鬱悶。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莊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開啟了門。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他帳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後,人們便以“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來源:【百度百科】

body{background:fixed url(//image163。poco/mypoco/myphoto/20100707/20/5486395220100707203904035_640。jpg)}

17

17、上元歸家 。。。

馬車一路慢慢向前行駛,慕爾登額心裡掐算著,想是出了神武門許久,這才掀開車簾的一角,左顧右盼這窗外的景色。

清晨的街道上,行人不多,各家攤販酒肆茶樓剛剛開啟門做生意,不時有一輛華麗的馬車相向而過,為這市井之中添了一抹濃重的色彩。

看的累了,她不禁伸了一個懶腰,轉過頭,發現阿吉達正乖乖坐在馬車裡,用帕子疊著兔子,旁邊堆了不少。

“疊這個做什麼?”慕爾登額順手拿起一條帕子問道。跟著她疊了一隻,完全不像,心知自己做不來這些,連忙拆了。

“玉欣姑姑教我疊的,等晚上的時候系在花燈上。姐姐,我們晚上去看花燈吧。好久都沒去街上逛逛了,今兒又是上元節,一定熱鬧的很。”

阿吉達疊完最後一隻,便蹭到慕爾登額身邊,又黑又圓的眼珠満是乞求之色。

慕爾登額點點頭,心中卻知,一回到索府,想出來豈是易事?

昨日去給太后請安,太后憐她進宮已滿月餘,特准她帶著阿吉達回家過上元節。慕爾登額雖歡喜地謝了恩,可是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對那個所謂的“家”毫無想念之情。

未及慕爾登額做好準備,馬車已經晃悠到了索府門前。她微微舒緩了一口氣,在阿吉達跳下車後,才拎著包裹有些不情願的蹭下來。

~~~

“蘇嬤嬤!”

聽到阿吉達歡快的叫喊。慕爾登額連忙轉過頭,果然見臺階上站著一位中年婦人,簡單的兩把頭上只彆著一隻木簪子,海藍色的粗布衣裳明顯的發舊,只是,這樸素的打扮並不能抹去臉上那慈母般的笑容。

慕爾登額心中一暖,想到回到這裡遇見的第一個人便是自己的乳母,原本的陰霾也散去了許多。

“格格可是回來了,快讓嬤嬤看看。”

蘇嬤嬤攬過阿吉達,拍拍她的臉蛋,又嚮慕爾登額伸出手。慕爾登額則發自內心的一笑,剛要迎上去,蘇嬤嬤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連忙一福身。

“奴婢給孺思格格請安,格格吉祥。”

慕爾登額一愣,旋即皺起眉頭:“蘇嬤嬤這是做什麼?你是我的奶孃,哪有娘給女兒請安的道理?若嬤嬤再是這樣,就是不讓我回來了。”

蘇嬤嬤聽了她一席話,心中甚是歡喜,嘴上卻仍是堅持著規矩:“今時不同往日,格格受了萬歲爺的封,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不能失了規矩。”

“別人我不管,嬤嬤,你和阿吉達一樣,都是我的親人,就免了那些讓我不自在的。”

慕爾登額說完,一頭扎進蘇嬤嬤的懷裡,膩了半天,三人這才說笑著進了府,向東園走去。

~~~

索府分東西

《三生三幸》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