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部分 (第1/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朝公主之女,生子名完顏璟,繼其祖世宗為帝,即是金章宗。

金章宗由於有漢人的血統,而且是高貴的血統,所以漢化的程度,較之世宗更進一步。在位時更定官制,修明刑法,又設定弘文院,提倡文學藝術。前引元遺山詩,所謂“明昌”,即為金章宗的年號。《癸辛雜識》載:

(金)章宗母乃(宋)徽宗某公主之女,故章宗嗜好書劄,悉效宣和,字畫尤為逼真。

金國之典章文物,唯明昌為盛。

是則金章宗之令人愛慕,尤過於金世宗,無怪乎陳寅恪挽王國維,有“回思寒夜話明昌”之句。

宋理宗端平元年,宋與蒙古聯合滅金,為金章宗既崩之第二十六年。不久,宋亦亡於蒙古,元朝代興。但元能滅金,不能滅女真族,只能驅逐其回女真故地,並設“五萬戶”,賦予自治權,其地稱為建州。按:國史稱建州者,不下五地之多;此建州為渤海國的舊地,清朝的始祖為女真族的酋長,居鄂多理,即今吉林敦化,為當時建州最大的一個城。

到了明朝,對女真仍採用羈縻政策,設定建州衛。不久,增設建州左衛,衛指揮猛哥帖木兒,他有個堂姊妹入明宮為妃嬪,有寵於成祖,因而猛哥帖木兒得升為都督,清史中稱之為“都督孟特穆”,清朝建國後,尊之為“肇祖”,肇者,肇始之意。

努爾哈赤之父祖同時遇難

肇祖的玄孫名覺昌安,為太祖努爾哈赤的祖父,追尊景祖;景祖之子塔克世,就是太祖之父,追尊顯祖,生有四子:努爾哈赤、穆爾哈齊、舒爾哈齊、雅爾哈齊,除穆爾哈齊庶出外,其餘都為顯祖嫡妻喜塔臘氏所出。

太祖居長,生於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到萬曆十年,太祖二十四歲時,祖、父同時遇難。事起於有個塔克世的舊部尼堪外蘭,與建州衛都左指揮王皋之子、古勒城城主阿太章京不睦,私下引導遼東總兵寧遠伯李成梁攻古勒城。阿太章京的妻子是覺昌安的孫女兒,也就是塔克世的侄女,覺昌安最鍾愛這個孫女兒,聞訊大驚,星夜馳救。由於尼堪外蘭曾是塔克世的舊部,所以在他們六弟兄中,公推行四的塔克世護持老父,赴援古勒。

古勒的城很堅固,李成梁的部隊久圍不下,尼堪外蘭便派人進城活動,阿太章京的部將殺主出降。哪知尼堪外蘭殺降屠城,覺昌安、塔克世父子雙雙被害。

噩耗傳來,努爾哈赤悲憤不已,嚮明朝派在遼東的地方官大辦交涉。奏聞朝廷,為了安撫努爾哈赤,於萬曆十一年二月,遣派使者將覺昌安父子的遺體送回,封努爾哈赤為“龍虎將軍”,任命為建州左衛都督,給予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努爾哈赤向使者要求逮捕尼堪外蘭交給他處置,使者拒絕了。

於是努爾哈赤在這年五月間,以他父親所遺留的十三副盔甲,起兵攻尼堪外蘭於圖倫城,尼堪外蘭逃至熱河承德附近的甲版城。努爾哈赤在圖倫部署略定,復攻甲版,尼堪外蘭便又逃至撫順,要求“入邊”。

邊者,“柳條邊”,據《辭海》解釋:

清初屢有蒙古寇警,乃在今遼吉兩省,插柳結繩,以定內外,謂之柳條邊,亦稱柳牆。南起遼寧鳳城縣,北至開原縣,折而西南下,至山海關接邊牆,週一千一百二十餘公里。又自開原縣威遠堡迤東,歷吉林省北界,至發特哈,長三百九十餘公里……共有門凡二十,清時每門設章京、筆帖式、官兵,分界管轄,稽查出入。

這是清朝的情況;明朝的柳條邊,從西面看,南起山海關,迤邐往北偏東,即今熱河、遼寧兩省的邊界,至開原威遠堡,迤東抵達松花江(明清稱為混同江),為明朝在東北的疆界。至於自開原往南,以達鳳城的柳條邊,為保護清朝龍興之地的興京(今新賓)而設,當努爾哈赤初起時,固無此柳條邊,即明朝的柳牆,後亦由開原後縮至撫順。尼堪外蘭要求“入邊”,亦就是要求進入明朝疆界,獲得庇護。邊吏怕引起糾紛,拒而不納,尼堪外蘭只好一直往北,逃至齊齊哈爾西南的鵝爾渾(今名昂昂溪),築城以避。

努爾哈赤平定“海西四部”

自此而始,努爾哈赤展開拓土開疆的事業,首先是以興京為根據地,統一建州三衛;自萬曆十九年開始,矛頭指向“扈倫四部”。扈倫也是金人後裔所建的一國,共分四個部落:烏喇在北、哈達在西、葉赫在東、輝發在南。明滅元后,以扈倫改設為海西衛,因此扈倫四部亦稱“海西四部”,其地當遼河以東、松花江以西。

海西四部後來構成“八旗”的主要部分,其酋長亦成親貴。四部設治之地如下:

《清12帝》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