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部分 (第1/4頁)

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域的金融學的合併。銀行業危機所引發的經濟衰退會比其他型別的經濟衰退更可能演變成為經濟蕭條,原因是支撐個人消費支出的信貸體系的坍塌所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鋪平了通往經濟蕭條的道路。宏觀經濟學家是研究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的專家,金融理論家是研究金融系統運作的專家。對發現風暴雲來說,後者速度更快。前者不僅在預測和理解經濟蕭條上失敗了,而且在蕭條發生之後還發現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如何才能使經濟走上覆蘇之路,這兩方面原因都使宏觀經濟學家受到了責難。宏觀經濟學和金融學兩個學科更密切的結合,或許能夠在更早的時候對經濟頹勢做出更為果斷的應對。

如果經濟蕭條,像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那樣,導致個人儲蓄率持續增長,那麼其代價可能稱得上物有所值。這場經濟蕭條的經歷應該會引導人們生活更加節儉,這在經濟蕭條緩和之後,會促進投資資本的凝聚,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再繼續靠我們那些富有的大叔們——中國、日本、德國——過活了,它們為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商品,以換回我們的通貨。不過,就我們需要更高的個人儲蓄率來說,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我們之所以需要更高的個人儲蓄率,是要適應人口的老齡化。人活的時間越長,就必然要把越大的消費比重轉移到退休的歲月,所以他們就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儲蓄更多的錢,除非他們把自己退休之後的生活負擔推給子女或者納稅人。確實,隨著壽命的延長,他們可以工作更長時間,但工作年限卻很可能無法與壽命成比例地延長;而且即使能,他們在醫療服務上的支出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這樣就會凸顯出人們透過減少當下消費從而將消費支出轉移到將來的必要性,因此就要在年輕的時候多存些錢。人們的儲蓄越多,政府透過社會保障、老年保健醫療之類專案為個人消費提供資金的壓力就越小。那些政府專案起到的作用應該是補充而不是取代個人儲蓄。

即使是經濟蕭條,也擁有一抹亮色,儘管很淡。如我們所知,在經濟蕭條中一個人使資金增值的最好辦法就是把他的錢放到保險櫃裡(或者就此而言放到床墊下面)——他不必自尋麻煩去搞什麼貨幣市場基金。這是真正的節約成本,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米爾頓·弗裡德曼主張美聯儲將貨幣擴張率設定在略低於經濟增長率的水平上,因此,通貨才能以一種可預測的速度逐步收縮。預期貼現率很關鍵;其數值越高,現金就越可能被儲蓄起來,通貨緊縮就越可能引發其他經濟病症。

第七章 關於資本主義和政府我們學到了什麼(1)

資本主義將經受住這場經濟蕭條的考驗,就像它經受住了1930年代那場經濟大蕭條的考驗一樣。它之所以能存在下去,是因為所有針對資本主義的替代方案都名譽掃地了,而這一點在1930年代的時候尚不清晰。不過現在已經很清楚了。但是,資本主義只能以一種折中的形式繼續存在下去——請想一想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對集體主義的激勵。醞釀於經濟蕭條時代的羅斯福“新政”宣告了政府嚴厲監管經濟的一段長時期的到來;今天也一樣,不論是復活的經濟監管還是迫在眉睫的政府規模擴張,都既有呼聲又有現實。因此,政府是否對這場經濟危機負有責任的問題就很重要。

就政府對這場經濟蕭條的爆發負有基本責任的觀點,我已經表達了我的懷疑。就人們根據目前已知資訊所能做出的判斷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重要的限定),這場蕭條是自由放任經濟體制下經濟活動正常執行的結果——更準確地說,它是一個與經濟市場的正常運作相容的事件。整體上看,銀行家和消費者在這段時間裡一直都是以理性自利的方式行為,但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銀行活動風險增高,房地產泡沫膨脹並且破滅,個人儲蓄率降低,同時儲蓄的風險增加。市場參與者犯了很多錯誤,但這是市場過程的常態。有什麼時代不是這樣的嗎?經濟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媒體在揭露金融人士的劣行、犯罪、蠢事以及似乎驚人的奢侈上獲得了意外的成功。有時候他們甚至誤解了自己譴責的物件。金融危機實際上是金融家們的決策——其中一些是錯誤的——造成的後果。但那些錯誤是系統性錯誤——是銀行業的本性在低利息率和反監管潮流所塑造的環境中的產物,而不是壞蛋和傻瓜的滑稽行為的產物。

要因這場經濟蕭條而責難政府,會在以下兩個方面存在問題。第一,假如沒有政府對經濟的監管,很可能也會出現一場經濟蕭條,因為即使美聯儲沒有在2000年代早期放鬆貨幣政策,也會有足夠多的海外資本進入,並將利息率保持在低

《失敗的資本主義》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