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凡、林海音寫下“千仞灑來寒碎玉,一泓深去碧涵天”,這兩句話是說他們創作的豐盈及為人的海量。
6。永續經營生活
多少年來,夏府的聚會,溫馨自在長期如故。遠流出版發行人王榮文說:“如果事業經營講究永續概念,夏先生、林先生家無意間也提供了大家最好的對待朋友的示範——這也是一種永續經營。”正如與林海音相交五十年的一位文友說:“我們當年那一群朋友,從來也不會覺得,海音那麼出名,我怎麼沒有?沒有人會說海音,這是海音做人成功的地方。她對老朋友有情有義,再忙也會主動找我們,她交了那麼多新朋友,但老朋友一個也沒忘記。”
像資深廣播導播崔小萍,當初因製作林海音的廣播劇本《薇薇的週記》,和林海音一同參加女記者英文班而結交,後來崔小萍因被冤枉是間諜被關了十年。“當年我‘進去’時,外面傳言很多,甚至有人說我已經正法了。海音是文藝界第一個給我來信的人,她送了許多‘純文學’出版的書給我,並且在信中說,如果這些書‘到不了’我的手中,就捐給看守所圖書館。我‘回來’後,她也是第一個來我家看我的人。海音對朋友真誠,她不理外界傳聞,她也不怕。”崔小萍噙著淚水說。崔小萍在“裡面”時用毛線鉤了兩個小娃娃請人帶出來送給林海音,多年來,這兩個小娃娃就站在林海音家的電視機上。
後來“中華漢聲劇團”成立,團長李玉琥第一齣要製作的舞臺劇就是純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王藍的小說《藍與黑》,李玉琥透過老師崔小萍去找林海音。“第一次見面林阿姨就請我們在她家對面餐廳吃牛排,吃完後上林阿姨家聊天,就在她們家客廳裡,她馬上一通電話打到美國,找到王藍,敲定了演出《藍與黑》的事。那是中華漢聲劇團的第一齣戲,林阿姨對陌生的年輕人的信賴,使我們很感動,演出時也給我們很大的支援,經常幾萬塊錢地替我們銷票。”
沒想到,演出的最後一天劇院失火,整個舞臺佈景和服裝道具全部燒光,影響了他們接下來的演出。失火的第二天一大早,林海音趕去看李玉琥,交給他臺幣五萬塊錢說:“不要倒下去,要站起來!”就在林海音家的客廳裡,李玉琥述說這段十多年前的往事,他眼裡噙著淚水。他說,十幾年來他堅持沒有放棄式微的舞臺劇,就是每年都要交給林阿姨一張成績單。後來“漢聲”成立十年時,林海音又建議他們演出老舍的《駱駝祥子》,並由她聯絡把舒乙從北京請了來。
林海音一生都在快樂地交友,她不以現況為滿足,她總覺得不夠,朋友圈一直在擴大、在提升;她用心經營友情,很把朋友當一回事。舞蹈家林懷民說:“林先生不是光有客套而無熱情,或是徒有熱情而無規矩。”
就像作家李瑞騰在“來客留言簿”寫下的那段話:
海音先生,您拿相機是記者本色;您整理書信、照片,是一流編輯能力;您親切、自然地接待賓客,是上等的公關;您的生活,便是一篇又一篇的散文佳作了。
謝謝您,林先生。
1。不逾越孩子的觀察
那年,我念幼稚園大班,祖美念小學二年級,每天早上,父親騎著他那輛綠色的腳踏車,載著我們上臺北城南植物園的國語實小和實小幼稚園上課,然後他上《國語日報》上班。母親也騎一部淑女車同行,母親能穿著旗袍騎車。父親在腳踏車後座安了一張小藤椅,我們姐兒倆,一個坐前座——斜坐在兩輪間的橫槓上,一個坐後座。從重慶南路三段的家到學校,一路上可看的東西可多了:那個成年穿著黑色唐衫,佝僂著九十度彎的背,每天早晨在門口刷牙的老太太;那個披著長髮,穿著緊身衣,叫張仲文的漂亮女星的家;還有那個告訴我天堂是巧克力做的,她拉三輪車的哥哥得了天花的小女孩……
中午放學,我們一群報社員工子弟,到報社等父母下班回家。報社一入門有個人工荷花池,左右兩旁是排字房及工廠,荷花池後面上了階梯,就是父母親的辦公室。有一次我們一群孩子在荷花池邊嬉鬧、跑跳,突然,我腳下一滑,跌進池子裡了!就在掉下去的剎那,我看見姐姐驚慌的眼神,小朋友慌亂地在岸邊奔走呼叫。這時排字房裡跑出來一個年輕人,一躍入池把我救起來,就在那一刻,我看見穿著長袍的父親,手撩起下襬,神色緊張地從辦公室跑下階梯過來,後頭跟著母親、林叔叔、柯叔叔……
母親的城南舊事在北京,我的城南舊事在臺北植物園的荷花池畔。
自一九五七年起,林海音陸續在《自由中國》、《聯合報》、《文學雜誌》發表了
《林海音竊讀記》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