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6頁 (第1/1頁)

三月含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著這份恩情。蔣家對齊豆腐家也格外禮遇。 至於楊婆婆家,純粹是順手的事。孤兒寡母的,實在不易,能拉一把是一把吧。 第二個,是三位親家,和蔣文喜的師傅家。 這四家,每家兩合年糕兩盒餈粑並五斤米果子,五斤紅糖,並一整匹細棉布,一罈子十斤裝的酒,並十斤豬肉和二斤上好的茶葉。 陸氏孃家因為既是姻親,又是七個孩子的先生,便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一倍,這些蔣家大房和二房都沒有半點意見。 至於老胡氏的孃家。兄嫂去逝後沒兩年,唯一的侄兒也病死了。 侄媳婦帶著才三歲的侄孫改嫁,從此了無音訊。不提也罷。 第三個,便是縣令大人,縣學的先生、山長、學政和幾位上了禮的鄉紳府裡。這幾家年禮要更重一些。 蔣家雖說出了個舉人,但到底根基淺薄,無論怎麼拼湊,都是些尋常土儀。蔣 家也沒覺著有什麼不好,大大方方的有什麼送什麼。 一來符合蔣家的身份,二來免了蓄意攀附之嫌,反倒兩下心安。 次日臘月二十七。 天剛亮,蔣文康帶著長子蔣禹江,蔣文淵帶著兒子蔣禹川套了月前新買的大騾車,趕往縣城。 騾車上除了送往各家的年禮,還有蔣家的三妯娌及蔣禹清這個奶糰子。 至於蔣文喜則帶著家裡其餘的幾個小子,挨家挨戶的給族人送年禮。 騾車的速度很快,到達城裡的時候,將將辰初。雖則時間還早,但因為將近年關,城裡已經十分熱鬧了。 三妯娌帶著蔣禹清在城門口下了車,打此去買年貨。 其餘兩對父子則分頭去送年禮。 其他的鄉紳那兒由蔣文康父子去送,縣令和縣學山長老師那裡必得是蔣文淵親自去才成。一家人約定了在此處匯合時間,便分頭行動。 蔣禹清自打來到這個世界,還是第一齣門。因此對這熱鬧的古代市集十分好奇。 青石板或者是鵝卵石鋪成的街道,將將能並行兩輛馬車。 街道兩邊的店鋪大多是二三層的小樓,鱗次櫛比。 店鋪的門頭上是用原木雕刻、或用整副書法裝裱而成的各色招牌,再不濟也會用杆子挑一面旗幡。 再加上拉著長長的調子,滿街吆喝叫賣的小商販,端的是滿滿的古香古韻,人間煙火。 蔣家的日子好過,老胡氏也大氣。早早就買了布匹棉花,給一家人都換上了新衣。 尤其是家中的寶貝疙瘩蔣禹清,那是從頭新到腳。 大紅的虎頭帽,帽子的虎耳朵上一邊綴著一個小銀銀鐺,稍稍一動就叮噹作響。 大紅色繡百蝶戲花圖案的小裙子,外罩厚實的同色系鑲嵌兔毛的小披風。 腳上是同樣可愛的小虎頭棉鞋。 脖子上套著綴百蝙圖案長命鎖的項圈,小胖手小胖腳上戴著銀手鐲腳鐲,更襯得額頭的紅蓮胎記鮮豔欲滴,如玉娃娃一般。 因此,無論走到哪,都有許多人盯著蔣禹清看,都誇這娃娃長的好,看著就是個有福氣的。 蔣家三妯娌逛了一上午,買了不少東西,背後的揹簍裡都塞滿了。 就連陸氏的揹簍裡都放了不少東西。路過繡莊時,幾人忍不住又走了進去。此時年關,店裡買衣料的人很多,十分火爆。 掌櫃的一見陸氏便歡喜的迎了上來:“喲,師妹,可有些日子沒見你了。” 這掌櫃的夫家姓陳,人喚陳大娘子或是掌櫃娘子,是個潑辣爽利的性子。 她的亡夫曾蒙陸老秀才教過幾年,因著這層關係,見了陸氏也是要喚一聲師妹的。 從前日子不好過時,陸氏每月都要來店裡賣繡品,得了陳大娘子不少照顧。 自打陸氏生了女兒後,倒是來的少了。 一來沒那麼多功夫,二來家裡境況好了,也不需她再沒日沒夜的趕繡活了。 “這些日子家裡事多,實在忙不過來。趁著今日有空,來看看陳家姐姐。” “這感情好。我聽說你家夫君考上了舉人,您現在可是舉人夫人了。這麼些年,也算是熬出頭了。” 陸氏心中歡喜,道:“借陳家姐姐吉言,我如今過得挺好。” 陳大娘子看見她懷裡的胖娃娃,歡喜道:“這便是我那小侄女吧。瞧瞧這小模樣,長得跟觀音座前的玉女似的。真教人稀罕!” 當孃的都喜歡別人誇自個兒的孩子,陸氏也不例外。 固然這話有客套的成份在,但每次聽到別人誇女兒,她還是會高興不已。 “乖寶,叫姨姨!”陸氏讓她叫人。但該有的禮貌還是得有。 蔣禹清也十分給面子的呀呀幾聲。 “哎喲喲,真乖。” 三妯娌各自挑了幾身衣料,預備著初二回孃家時作禮。

《團寵蔣家小女會仙法類似小說》 第26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