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愁糧 (第1/2頁)
木子宸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年柔遠鎮之所以選擇這個山谷內修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裡的環境宜人,土地肥沃,適合耕種,鎮外大量的良田可以滿足鎮內居民的自給自足。
另外一個原因,谷內緊靠天山,山中有數個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內別有洞天,空間極大,蜿蜒曲折的通道內,蘊藏著大量的礦石,其中,鐵礦石的數量和質地也是最為出色的。
只可惜柔遠鎮居民數量稀少,無論是採集的數量和鍛造的數量都過於稀少,放眼大陳境內,顯得有些微不足道,所以一直不被人發現和重視。
楊澤在柔遠鎮修養的三個月內,先後對整個山谷進行了實地考察後,當他發現這驚人的一幕後,立刻就陷入了狂喜,不由發自肺腑的感嘆:
這座山谷,真乃大自然饋贈的寶藏!
如今擁有了寶山,若是加以利用,足以成為楊家復起的資本,正因為有了這種狂熱的想法,築造城牆,將山谷據為己有,便成為楊澤迫切的渴望。
當然了,楊澤自然不會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當初他放出豪言要為西陲的百姓重建家園,如今正好可以利用這個理由說服西陲的百姓全力打造柔遠鎮。
說到這兒,可能會有人想,將城池修築在山谷內,難道就不怕有人繞過城牆的防禦,從兩側的山坡上對城池發起進攻?
有這種疑問其實也屬於正常,畢竟歷史上還真有過類似的戰役,不過那都是極少數的個例,並且山坡符合人類攀爬行走的可能,只是如今柔遠鎮的位置卻是在天山山脈之中。
要知道,這可是天山啊,先不說柔遠鎮兩側的光滑絕壁,幾乎沒有攀爬的可能。
就說這天山,可是神話故事中,周穆王曾駕車來過的地方,而西王母便是在瑤池招待過他。
大名鼎鼎的瑤池就在天山內,面對這種險山峻嶺,神話出處,試問又有幾個人敢冒險登山?
所以楊澤有信心將這個地方打造成一座堅固的堡壘,成為日後楊家崛起的一個重要籌碼。
天山腳下,山谷南面入口處的建築工地旁,一群人正圍繞在城牆邊指指點點,其中一個人手裡捧著一大張圖紙,上面勾勒著這片區域的平面圖,而他正是楊澤。
只見他一身黑褐色的粗麻衣,頭上綁了一條黑褐色的緇撮,有條不紊的衝著身旁的人說道:
“等工兵營那邊將塔吊建造出來後,就在城門的兩側位置修建兩座高二十米的瞭望塔,讓其與城牆融為一體。
塔上放置警鐘,當發現警訊時,可以第一時間發出警報”他一邊說著,一邊指著圖紙上的另外一處地方道:
“兩側山體上的這兩個位置,我前些時日讓人上去查探過了,這兩個地方比較平坦,從山谷內有通往上山的道路,在這兩個地方也同樣修建兩座瞭望塔,高度嘛,八米就夠了”
“好的,世子”說話的人是個中年男子,膚色有些黝黑,面頰上帶著些褶皺,憨厚的笑著。
此人名叫盧東,西垂本地人,是個瓦木工,為了修築城牆,但凡有點手藝的工匠都被納入工兵營內,用來修築城牆。
盧東是這些人中為數不多的老手之一,自然做了六領之一,所謂的六領,是楊澤在工兵營內設立的六個班頭。
即:木工班,瓦工班,石匠班,礦工班,冶煉班,鍛造班。
每個班組的人數暫定五百人,這個人數只是臨時的,會隨著匠人數量的激增而逐步增加。
目前六個班組的總人數不過一千多人,這個數量已經將大工和小工都囊括了進去,看似數量不少,可對於偌大的工程進度和楊澤後續制定的宏偉藍圖,這點人只是杯水車薪。
為了修築城牆,除了礦工班,冶煉班,鍛造班沒有參與進來以外,幾乎能調遣的人力都調集了過來。
按照楊澤的規劃,將柔遠鎮打造成為一個集軍事製造,貿易經濟,重型堡壘為一體的綜合性城鎮,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人口是重中之重。
如今的柔遠鎮,聚集了七八萬人之多,其中成年男性僅佔三萬,這還包括了流民軍的家底,而西垂其他百姓卻選擇留在盧城,重建家園。
對於這種情況,楊澤不會勉強,人各有志,強扭的瓜不甜,能拉攏這多人來柔遠鎮,已經很不容易了。
按照楊澤的預計,五萬人便已經是柔遠鎮的極限了,如今一下子湧入七八萬人,給柔遠鎮帶來生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畢竟柔遠鎮只是一個山谷裡的小鎮子,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倉儲的糧食都無法滿足這麼多人的生
《開局流放三千里》 第44章 愁糧(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