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部分 (第1/4頁)

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再說,他搶佔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裡還有什麼父子之情?”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奸賊已除,朝庭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①;剛柔之際②,奇而復奇。

①虛者虛之,疑中生疑:第一個“虛”為名詞,意為空虛的,第二個“虛”為動詞,使動,意為讓它空虛。全句意:空虛的就讓它空虛,使他在疑惑中更加產生疑惑。

②剛柔之際:語出《易經·解》卦。解,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震上)。

上卦為震為雷,下卦為坎為雨。雷雨交加,盪滌宇內,永珍更新,萬物萌生,故卦名為解。解,險難解除,物情舒緩。本卦初六。《象》辭“剛柔之際,義無咎也”,是使剛與柔相互交會,沒有災難。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敵我交會,相戰,運用此計可產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語說: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諸葛而後,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煥死,河西洶懼。以張守歸圭為瓜州刺史,領餘眾,方復筑州城。版幹(築城牆用的夾板和立柱)裁立。敵又暴至。略無守禦之具。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守圭日:“徒眾我寡,又瘡痍之後,不可以矢石相持,須以權道制之。”

乃於城上,置酒作樂,以會將士。敵疑城中有備,不敢攻而退。又如齊祖鋌為北徐州刺史,至州,會有陣寇百姓多反。鋌不關城門,守陴者,皆令下城,靜座街巷,禁斷行人雞犬。賊無所見聞,不測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設警備。鋌復令大叫,鼓譟聒天,賊大驚,頓時走散。

這則按語又講了兩個故事。張守圭接替戰死的王君煥,正在修築城牆,敵兵又突然來襲。城裡沒有任何守禦的裝置,大家驚慌失措。守圭說:“敵眾我寡,又處在城池剛剛破壞之後,光用石頭和弓箭是不對退敵的,應該用計謀。”他讓將士們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飲酒奏樂,若無其事。敵人懷疑城中有備,只有退兵。齊祖鋌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張守圭又多一招:等賊兵以為人走城空,不設警備時,突然命士兵大聲叫喚,更將賊兵搞得胡里胡塗,只得退兵。

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變化無窮。在敵乘我虛之時,當展開心理戰。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主帥的心理和性格特徵,切切不可輕易出此險招。況且,此計多數情況下,只能當作緩兵之計,還得防止敵人捲土重來。所以還必須有實力與敵方對抗,要救危局,還是要憑真正實力。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但這是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瞭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徵。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瞭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過用空城計的出色戰例。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非常想佔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文夫人卻無動於衷。於是他想建立功業,顯顯自己的能耐,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潔浩蕩蕩,攻打鄭國。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危在旦夕,群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他—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裡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

《三十六計的全部故事》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