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80部分 (第1/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魯普雷希特一世親自下令發動的“雙頭鷹攻勢”下,馬奇諾防線遭到了可怕的直接攻擊。德軍動用了難以置信的種類繁多的武器,包括從800毫米“多拉”大炮、530毫米迫擊炮、88毫米加農炮群、“虎”式坦克等一切武器。他們把加農炮群佈設在馬奇諾防線的75型短管炮射程之外,對馬奇諾防線大肆轟擊。接著,重型轟炸機和“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蜂擁而至,把“雷神之錘”巨型炸彈和重250公斤一顆的高爆炸彈拋向目標。馬奇諾防線經歷了煉獄般的洗劫。

(四百四十八)法國敗亡

德國著名的隨軍女記者瑪塔?西勒絲用生動的筆觸,記下了關於馬奇諾防線攻防戰的很多不為人知的詳情。

“……德軍猛烈的炮火把防線附近的田野都深深地翻犁了一遍。雖然也有炮彈直接命中觀察孔殺死觀察法軍士兵的情形,但是法國大型地下工事裡的人員卻安然無恙,繼續進行著猛烈的抵抗。”

“馬奇諾防線的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電力提供能源,裝備有從廚房酒窖區到牙醫裝置,從監獄牢房到停屍間在內的一切設施。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地下小城鎮,擁有自己的水井、食品供應和發電裝置,可以與世隔絕,獨立生存長達三個月之久,就像一艘水下潛艇。這些地下工事也不怕毒氣,如果出現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過的毒氣攻擊的威脅,法國人能夠用在工事內產生稍高壓力的通風過濾裝置解決。”

“位於勞特防禦區西部邊緣的小城比奇附近的一處大型地下工事集中代表了傾注在馬奇諾防線上的聰明智慧和防禦思想。在戰鬥結束後,我曾參觀過這座工事,為裡面的情景驚歎不已。在這座大型地下工事的入口處,穿過一處反坦克塹壕上的鋼吊橋,就來到了主入口。透過山坡裡七噸重的鋼門,面前便是近三英里的水泥通道,處於沙岩下平均118英尺的深度。在戰鬥期間,812名法國士兵三班倒日夜作戰,就像潛艇上的水兵們一樣。儘管主要入口處都設有反坦克塹壕和七噸重的鋼門,理論上仍是弱點,因此由47毫米反坦克炮守衛著。如果防守者需要狙擊步兵而非裝甲車輛,他們可以用懸在頭頂上的軌道收回坦克炮,一轉眼,一挺重機槍就到位了。馬奇諾防線的許多機槍下裝有可以使武器升降的凸輪,以便機槍火力可以完全覆蓋它周圍的火力控制區,同時使傾瀉出的子彈保持在距地面一英尺的高度。”

“如果有德國士兵滲透穿越機槍火力到達工事外牆,像滑槽油筒一樣的手控榴彈發射器可以把榴彈送出牆外消滅敵人,如果有敵人攻入大門,進入地下工事通道,他們會被這座大型地下工事內的一座地堡——工事中的工事——內的機槍射殺。要是他們越過了這座地堡,那麼一撳按鈕,就可以引爆通道中的地雷,摧毀整個通道。如果這些防禦設施還是沒能擋住他們,戰士們可以透過緊急秘密出口撤退。透過一個特別小的小型通道,他們可以到達一個垂直的緊急出口。這一珍奇的獨創是完美的,它集中體現了馬奇諾防線建造細節中的精巧的設計構想。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有這樣一個緊急出口。130英尺長的階梯垂直穿過地層,洞口處的偽裝十分巧妙。但是,如果德國人發現了洞口,他們會向洞內進攻的。設計者已經考慮到這一點。如果敵人開啟洞蓋,他們會發現,擺在面前的不過是一座墓穴。這其中玄機十分簡單:洞內的深度是所需的兩倍,上半部是一個真正的墳墓,由鋼門阻隔。來自大型地下工事的小隧道開口在其中部,負責軍官拉動槓桿,鋼門開啟,墳墓咔嗒嗒的落到下部,士兵們就可以鑽出來了。”

“在其它方面,馬奇諾防線也如建造者希望的那樣,證明完全是難以征服的。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德**隊從防線後面佔領防線輕而易舉,因為‘防線的炮口是向外的’。事實上,馬奇諾防線的大型火炮都可以作360度旋轉,向任何方向射擊。一位德國坦克部隊的軍官曾心有餘悸的對我說,他們在進攻馬奇諾防線時就像‘獵槍射擊下的兔子一樣逃竄。’‘法國人75毫米炮的火力寸步不離地死盯著我們。……只要有車輛不幸落入射程之內,都在劫難逃。’”…;

“馬奇諾防線的防空火力十分強大,據我採訪的一位德國陸軍軍官稱,法國人各種中等口徑的防空炮不計其數,但大口徑防空炮比較少,約有2000多門,防空炮都是半掩體狀態的,一般的陸軍重炮救恩能夠給與有效殺傷,所以在進攻開始後不久,很多法軍防空炮火便被摧毀,這使得德國空軍可以出動大型轟炸機攜帶大型高爆炸彈對馬奇諾防線進行轟炸,摧毀了許多法軍的半掩體工事,

《高科技軍事裝備影片》 第38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