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翻手繩 (第1/2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人撐起繩子,另一個人去翻出不同的花樣來,將繩子翻到自己的手中,再由另一個人來翻。男女老少通吃的遊戲,這種簡單經濟實惠的遊戲就是翻手繩遊戲,現在都還沒有完全被淘汰的遊戲。 翻手繩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遊戲,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繃繃、解股等等。 翻手繩的玩法,全國各地都是大同小異,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持續時間可以半小時以上,只要是棋逢對手,兩人能玩半天,小時候課餘十分鐘休息的時候玩的最多的就是翻手繩和拍年畫,因為簡單,容易收拾,決戰時間可長可短的一種遊戲。 翻繩遊戲的活動,主要是依靠手指來操作。每一個造型圖案,需要手指完成撐、壓、挑、翻、勾、放等一些精微的動作,需要左右手配合一致,需要每根手指巧妙地分工。在這一過程中,手指、手腕、雙側肢體的靈活性、精確性和實際操作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在上世紀八十和九十年代裡,那時的孩子,是沒有玩具和電子產品的,就算有一點也是非常有限和稀少的,可能有個小霸王遊戲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推出來的,估計是米雲上初中後期出來的,米雲的回憶中就是這樣,黑白電視機,錄影機和錄音機勉強算電子產品了。 如今時代不同了,誰也不能斷言新生代的遊戲方式比不上老一輩,但回溯從前,在網路時代到來之前,孩子們滿大街地亂跑,騎馬打仗、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吹硬幣各種原始遊戲玩法不斷,而網路時代之後,一些孩子往往是躲在家裡上網和陌生的朋友一起玩遊戲,也很少和陌生小朋友玩,農村還好,城裡都是獨門獨戶,很難和小夥伴組隊玩耍,這也是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沒辦法評論對錯,因為時代要前進,新科技始終會取代很多原始耗時間的產品,農村自動械化收割農具就淘汰了傳統幾千年的落後生產農具。 米雲當年的玩過不少父輩們傳下來的老遊戲,也就剛好傳到90年代,後面的00時代就被科技玩具佔據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了,傳統的老遊戲就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了,翻開塵封的記憶,雖然它們如今大多已難覓蹤跡,但是童年的回憶卻留在了我們的心底,有種快樂叫童年的回憶。當年玩的不僅是遊戲,而是享受到的純真和快樂。 那時路上車少,在路上滾鐵環安全幾乎不成問題。上學一路上滾著鐵環走,不但能夠免去行路的單調,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樂趣無窮。路上只會出現零星的腳踏車駛過,沒有小汽車,可能米雲生活的農村就是這樣,城裡可能車會多一點,各種載貨載人三輪車遍及縣城。 那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一群揹著書包滿頭滿臉髒兮兮的男孩子,推著鐵環奔跑在馬路上,譁啷譁啷的聲音響成一片,場面頗為壯觀。後來也是慢慢淡出了,到了90年代末期之後,已經很少有孩子玩這種遊戲了。 因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農村已經出現各種高科技玩具了,米雲有限的記憶中,各種火藥槍、朔料子彈槍和水槍,電子音樂槍已經開始經略農村市場,塑膠弓刀劍也是,各種炮仗,兒童玩具車,兒童腳踏車開始普及到農村,就連米雲小時候只能用竹子做的釣魚竿,到90年代末期都開始流行售賣的塑膠釣魚竿了,以前都是鵝毛和雞毛作為浮漂,後來都有彩色的各種獨立浮漂取代,農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像之前,只能手工製作玩具,就地取材的用各種簡單用具。 90年代末期以前,書本教材都成了米雲小時候的主要玩具,折成紙飛機和船,各種紙板玩具,塑膠機械飛機和船隻模型很快就取代了手工製作的木製和紙質傳統玩具。只能說是時代進步了,有些東西淡出都是歷史的必然結果。 米雲打算回憶一點小時候玩過的遊戲,可是不知道從哪個遊戲活動開始,上篇的二十多種遊戲在全國各地基本上都是通用的,大部分80後和90後的孩子都可能玩過,米雲自己也是90%的都親自玩過,也不能說都玩過,因為畢竟全國各地那麼大,各地的習俗玩法不可能全國通用和傳遞過來,先儘量填補上篇沒有記錄的遊戲,排名不分先後,一個個慢慢的回憶小時候常玩和稀少淡出歷史的遊戲。 首先回憶的就是翻手繩這個遊戲,米雲認為這個遊戲應該是全國各地都通用的遊戲,而且男女老少通吃,這個遊戲玩法跨越70年的三代人同玩,受眾群體比較大,不要學歷,不分貴賤,都可以隨心所欲的玩樂。 翻手繩:又叫“解股”、“翻繩”、“線翻花”、“編花繩”。這也是一個經典的遊戲,在河南還有個很形象的稱呼叫“開絞”。男生女生都愛玩,特別是課間的時候,10分鐘的休息時間玩不了別的遊戲,翻
《80後的回憶bgm》 第100章 翻手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