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49章:為其昭雪 (第1/3頁)

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了坤寧宮,朱高熾坐上轎子,趕往華蓋殿,華蓋殿。即今故宮中和殿。永樂十八年仿南京宮室之制建。其南為奉天殿,其北為謹身殿,皆在大內中軸線上,該殿有離地的三段臺階,是最高的皇宮建築。朱高熾便在這裡接見文武百官的朝會。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後,政事散於六部,無人總其綱,凡事必面君請旨而後行,於是事無大小便如潮水一般湧到朝會上來了,朱高熾端坐在寶座上,先是聽 “試文辭,詢問經史及民間政事得失”, 往往一語相得,即予優擢,用人“面選者多”。 官員犯法,也常“面責而處之”,隨後聽取文武百官事無鉅細的稟報,除了選舉、盤糧、建言、決囚、開設衙門等大事,以及災異、雨澤、囚數等類奏事項,還有許多像“收買牛支農具”、“追贓不足家屬”之類的雜事。凡涉及“軍中機密事情及守衛門禁關防等事”,許官旗軍人“徑奏”;民間詞訟,也往往“實封聞奏”。

朱高熾也當了一個幾個月的皇帝,對於這些事無鉅細的朝政,倒也沒有最初的驚慌,如今的他淡然了一笑了之,除非有大事,他才說與群臣商議一番後,拿些主意。

一番事無鉅細的稟報,天色徹底大亮了,朱高熾微微揉了一下有些發脹的大腦,重重的吐了口氣,望了一眼滿朝文武,猶豫了一陣,彷彿是下定了重大的決心一般。

滿朝文武將皇帝的神情看在眼裡,不知皇帝又要做什麼舉動。

登基不過數月,做的舉動的確不少,先是釋放了前戶部尚書夏元吉,隨後取消了鄭和預定的海上遠航,取消了邊境的茶、馬貿易,停止安南之戰,這一系列的手段,群臣是既是敬佩又是驚訝,眼看皇帝神情與前些時日一般無二,群臣知道皇帝又有了大手筆了。

大殿內,無人說話,氣氛顯得有些怪異。

朱高熾重重的吸了一口氣,掃了一眼左側的三楊,心中暗暗有些底氣,這三人是他的心腹,從他做太子之時,便一直追隨在他身邊多年,不離不棄,這份情誼非旁人可比,為了做好這件事,前些時日,他甚至改建了內閣,任命楊榮為太常寺卿,楊士奇為禮部侍郎,金幼孜為戶部侍郎,同時還擔任內閣大學士。這樣原先只有五品的官職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員,協助他辦事也方便了許多。

三楊分別是楊士奇、楊榮、楊溥因居地、郡望,時人稱楊溥為「南楊」,楊士奇為「西楊」,楊榮為「東楊」。三人皆於建文時入翰林院,是幹練之臣,論事存大體,請免賦薪、減官田、理冤滯、汰工役、撫逃民、察墨吏,無不精通,朱高熾奉命監國時,三人共佐朝政,多所扶正,如練士卒、嚴邊防、罷偵事校尉、慎刑獄、嚴核百司等井然有序,深得朱高熾的信任和器重。

三人見朱高熾望來,各自不動聲色的對朱高熾點了點頭。

朱高熾會意,吐了口氣,抬起眼眸不動聲色的掃了一眼暗自揣摩的群臣:“齊泰和黃子澄還有無後人?“

朱高熾的聲音不大,但整個大殿裡一片寧靜,所以人人將朱高熾這句話聽得清清楚楚。

驚愕的群臣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待回過神來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後,偌大的華蓋殿登時喧鬧了起來。

這也難怪,早在登基之初,朱高熾突然下達詔令,凡是建文帝時期因為靖難而被罰沒為奴的大臣家屬們,一律赦免為老百姓,併發給土地,讓他們安居樂業。

朱棣奉天靖難,打的旗號就是朝廷有逆臣,所以起義靖難,對朝廷逆臣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殺人無數,罰奴無數,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也被定性為奸臣,此事已是板上釘釘,斷無更改之理。

但皇帝還是下了聖旨,礙於新皇帝登基,需要群臣支援,釋放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家屬,也算不得什麼大事,所以群臣無人啃聲,算是預設了這個事實。

如今倒好,皇帝卻突然過問,當年奸臣之事,這讓他們如何不驚訝。

望著因吃驚而竊竊私語的群臣,朱高熾不動聲色 的看著嘰嘰喳喳的群臣,看著他們不知所措的模樣,朱高熾忽覺得有些得意。

驚慌失措的大臣半天才反應過來,戶部侍郎金幼孜忙上前答道:“回稟陛下,據微臣所查,齊泰尚有一子,當年只有六歲,免於殺戮,被成祖皇帝罰戍邊。黃子澄後人不多,據微臣所查,沒有後代。(後得知,黃子澄有個兒子當年改姓逃脫,後被赦免)。”

朱高熾一嘆,當年方孝孺、齊泰、黃子澄挑撥建文帝對父王削藩,倘若建文帝聽取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的建議,實

《逍遙江山是什麼小說》 149章:為其昭雪(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