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7部分 (第1/4頁)

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煜ぁ�

一九二○年十二月,劉清揚與張申府同船前往法國。

一九二一年一月,張申府介紹劉清揚加入小組。

劉清揚後來轉到德國勤工儉學。回國後,從事愛國婦女團體的組織工作。在大革命失敗後,她脫離了中國共產黨。此後,她仍投身於婦女界愛國運動。一九四四年在重慶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擔任中央執行委員兼婦女委員會主任。一九四九年後,劉清揚擔任第一至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

一九六一年,劉清揚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九七七年七月十九日,她以八十三歲高齡在北京去世。值得在這裡順便提一筆的,是當年“二十八畫生”貼出《徵友啟事》時,所得到的“半個朋友”,也來到了法國。毛澤東在一九三六年跟斯諾談話時,這麼說的:“我從這個廣告得到的回答一共有三個半人。一個回答來自羅章龍,他後來參加了共產黨,接著又轉向了。兩個回答來自後來變成極端反動的青年(引者注:據羅章龍回憶,一個姓蕭,一個姓黃)。‘半’個回答來自一個沒有明白表示意見的青年,名叫李立三。李立三聽了我說的話之後,沒有提出任何具體建議就走了。……”其實,李立三頭一回跟毛澤東見面,一則因為比毛澤東小六歲,二則剛從縣城來到長沙,一時語塞,所以什麼也沒有說。

李立三是湖南醴陵人,原名李隆郅,筆名唯真。他在一九一九年十一月抵達法國。李立三和趙世炎、陳公培、劉伯莊、劉伯堅等,在一九二一年二月,曾在法國準備成立“共產主義同盟”。李立三這麼回憶:“當時我和趙世炎商量成立一個勞動學會。我們本想定名為‘共產主義同盟會’,但因為當時的八個人中有的還不完全是擁護馬克思主義,所以叫做‘勞動學會’。”李立三:《對世炎的回憶》,《共產主義小組》(下),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李立三也曾和蔡和森、趙世炎商量,打算在法國籌建共產黨。不過,由於他們參加了反對北京政府賣國行徑的學生運動,李立三、蔡和森被法國當局押送回國,無法實現預定的計劃。一九二一年十月十四日,李立三、蔡和森等一百零四名中國學生被押上一艘郵船,駛往中國。其中唯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是陳公培。一到上海,陳公培便帶著李立三、蔡和森去見陳獨秀。他倆當即經中國共產黨中央同意,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此後,一九二七年,李立三在中國共產黨“五大”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一九二八年赴蘇,受到斯大林三次接見。中國共產黨“六大”後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書長。一九三○年由於推行“左”傾的“立三路線”,給中國共產黨造成莫大的損失,從此他受到批判。後來,他出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勞動部部長,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直至在“文革”中——一九六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受盡凌辱,吞服了大量安眠藥而痛苦地離開人世。一九八○年,中國共產黨中央為他昭雪平反。

第六部分:聚首維經斯基圓滿完成來華使命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一八四七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開頭,寫下了這句話。

在一九二○年,這句話變成了:“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中國徘徊。”維經斯基所率領的那個“記者團”的中國之行是成功的:在北京,與李大釗攜手。在上海,幫助陳獨秀建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李大釗首先響應,建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毛澤東在上海與陳獨秀會談歸來,建立長沙共產主義小組。

李漢俊給董必武寫信,加上陳獨秀派劉伯垂去武漢,促成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的誕生。王盡美跟李大釗的接觸,又使“幽靈”在濟南落腳,在那裡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維經斯基派往廣州的斯托諾維奇和佩爾林雖然一開始找錯了物件,但由於來自北京大學的陳公博、譚平山、譚植棠南下廣州,加上陳獨秀轉往廣州,終於在這南國名城也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隨著在上海入組的施存統、周佛海去日本,又在東瀛建立旅日共產主義小組。

北京小組成員張申府赴法,在旅法的中國學生中建立起共產主義小組。

短短的半年多時間裡,上海、北京、長沙、武漢、濟南、廣州、日本、法國八個小組相繼宣告成立。雖然當時的名稱五花八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叫“共產黨小組”,有的叫“共產黨支部”,還有的乾脆沒有名稱,但這些小組都已是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都是以列寧的俄共(布)為榜樣建立起來的。

《紅色的起點讀書心得體會》 第2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