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伲��前屯�妥呦誹ㄉ系墓伲�質抵心艹黽父穌嬲�拇蠊儺±簦�祿鼗褂懈呷斯�澹�儼槐恍∏疲�膊恢劣詮幾毫蘇庖環郊焉叫闥��

村子就這麼沉寂下來,再聽不到昔日熱鬧的官戲。村民們日出而作,夜入而息,盼望子孫出將入相的願望一直縈繫於心,卻從沒見奇蹟出現。又過去了不知多少年,快到我們出世的年代,村民們的願望漸漸變成失望,官戲也幾乎失傳。有人提出,反正村上出不了人物,乾脆挖開小土丘,取出道具,試著把官戲再搬上戲臺。也是寂寞的日子實在太難熬了,大家心有所動,卻又擔心隨便動土,對村子不利,何況土丘裡的道具肯定已經腐爛,再派不上用場。只得湊了錢,重新置辦戲裝響器,再憑著老輩人的口傳心授,揣摩演練,又在村中木樓上唱起了官戲。不想還沒過足癮,開始破四舊了,這些官戲被當做牛鬼蛇神和反動毒草,慘遭禁演,戲裝響器被強行擄走,一夜工夫毀得乾乾淨淨。到得我們這代人略有記憶時,也就再沒見過官戲,只在出現階級鬥爭新動向的時候,為配合上面意思,現編現演些憶苦思甜和抓革命促生產的應時小戲,戲臺上演戲的有氣無力,戲臺下看戲的昏昏欲睡,全沒有昔日官戲的精彩和熱鬧。看來大家留戀的還是官戲,且至今保留著一句與官戲有關的俗語,常掛在老輩人口頭上:戲臺上的官。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輯 領導也是人(6)

彈指間,我離開村子已三十年。時間的塵灰是無情的,可將一切都塵封起來,我已很難記起村口那個埋著官戲的小土丘。偶爾回村一趟,也想不起到村口去瞧上兩眼,看看小土丘還在不在那裡。卻因不可避免地要接觸現實中的大小官員,經常會莫名地想起戲臺上的官這句俗語。瞧那行走於世間的官員,不描臉譜,不著戲裝,不邁臺步,卻比戲臺上的官表演得更賣力,也更精彩。其實也不奇怪,生活是藝術之源,生活永遠先於藝術,也大於藝術,世間官員肯定比戲臺上的官出色得多。不過二者也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有上臺的時候,也必然有下臺的那一天,不管你在臺上時再威風。這好像是個鐵律,也是淺顯得不能再淺顯的常識。可咱們見過的不少生活裡的官員,眼裡卻好像只有向上的梯子,沒有往下的臺階,總企望永遠處於戲臺中央,在聚光燈的追隨下,不知疲倦地表演下去。有臺鞭子戲,裡面的皇帝在金鑾殿上坐了好幾十年,快壽終正寢了,還捨不得下位,編劇和歌詞作者便為他寫了句有名的唱詞:讓我再活五百年。

現實中的官員到底沒有藝術家們狂妄自大,痴想活上五百年的似乎還不是很多。可越活越年輕卻還是做得到的,也比較好操作。比如四十五歲是個坎,過了這個坎便不容易得到提拔重用,便設法倒著活,去年四十六,今年四十五。比如人大政協班子有七不進八不留的慣例,於是略施手段,去年五十七,今年五十六。要問領導們是怎麼從四十六活到四十五,從五十七活到五十六的,這是公開秘密,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必過於認真。硬要認真,只好謙虛點,去問組織部的檔案員和人事局的資訊員,人家高興了,說不定會給你面授機宜。越活越年輕不難做到,可也不能老是四十五或五十六,待在臺上一動不動。這樣即使臺下的觀眾拿你沒辦法,在臺後等急了的新人也不幹,總會想法子轟你下去,以便取而待之。皇帝輪留做,今年到我家,世上沒有老佔著茅坑不起身的道理。

留戀戲臺,不用說是戲臺讓人顯赫。人一顯赫,位子票子女子房子車子,五子登科,自在情理之中。老婆孩子,親朋好友,同學鄉親,七八姑八大姨,都跟著沾光,也無需贅言。光那份面上的榮耀,就足以叫人垂涎三尺,妒火中燒。比如一個地方的媒體,最顯要的位置,最黃金的時段,皆無一例外屬於領導,叫做電視裡有形象,廣播裡有聲音,報紙上有英名。且從不需領導本人出一分一毫的廣告費。媒體內部就曾悄悄抱怨,那麼重要的時段和版面,若用來刊登廣告,企業產品銷量大增不說,媒體也早富得流油了。領導的音容笑貌和高姓大名頻頻出現在媒體裡,子民們習慣成自然,若哪天沒見領導,心裡就很不自在,說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都一點不誇張。還會到處打聽領導下落,生怕領導已被雙規或逮了進去。領導倒也理解自己的子民,出國考察或在外開長會,會透過秘書班子,以書面講話形式不時在媒體上露露面,以免子民們擔驚受怕。

第一輯 領導也是人(7)

臺上越顯赫,下臺後就越落寞,不知這是不是辯證法。我有時吃飽撐得難受,會在街頭巷尾走走,以促消化,卻不時能遭遇某領導被人前呼後擁

《領導暗示你走人的表現》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