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有家養動物都來源於野生動物,因此,它們之間相互通婚就順理成章。例如,在我國西雙版納地區,野豬就常常在光天化日之下鑽入家豬的住處求偶尋歡,傳宗接代。然而,野牛卻沒有這種“私通”的習慣。

我國野牛現僅存於雲南南部和西部的密林中,因珍貴稀有而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牛體形大,身架高,強壯威武,氣宇軒昂。人們曾在原始森林中把它們和家牛誘入“洞房”,使之在朝夕相處中產生愛慕之情,結為秦晉之好。遺憾的是,野牛不理異性,無動於衷。

家牛分黃牛、瘤牛、水牛、犛牛、雜種牛等。若論用途,則有乳用牛、肉用牛、役用牛和兼用牛的區別。當然,牛之有“用”,令人驚歎,因為牛極具價值,一身是寶。牛肉可吃,牛奶可喝,牛黃入藥,牛骨可制樂器、梳子,牛皮可加工成靴鞋、鎧甲、盾套、箱包、盒子、非洲人下身的擋布和各式各樣的家庭用品。

我國古人設祭,以牛為犧牲,稱為“太牢”。古代中東地區也把牛作為祭品,人們在施行祭禮時,首先讓獻祭者臥在坑中,並在坑口覆上穿孔木板。人們在板上宰殺公牛,牛血滴入坑內,獻祭者就用它來沐浴。據說,此種祭禮具有淨化道德和操行的意義。而在今天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人們在舉行葬禮時,仍要在死者墳前放置牛頭模型,以示他生前的富有,並祝他死後超升。

不僅如此,在世界許多地方,牛血、牛尿、牛糞也被派上了特別用場。

牛血解渴,眾所周知。烏干達的卡拉莫賈民族生活在四面環山、氣候乾燥的高原地帶,一年中有半年是旱季,此時全境除一條河流外,其餘河湖全都乾涸。旱季一到,人們就靠牛血解渴。對於卡拉莫賈人來說,牛尿也十分珍貴——他們不僅用它取暖、洗身,而且還將之作為佐料滴入牛奶,刺激胃口。在印度,教徒們認為,牛尿可以淨化人的肉體和靈魂。

在我國內蒙古廣袤的草原上,氈包或住房旁邊往往堆著小丘一般的牛糞。人們根據糞堆的大小,可以判斷牧民財富的多寡。現在,牛糞除了用做燃料外,還被用來發電或培植蘑菇。而在非洲,牛糞則是建造房屋的上等材料。

坦尚尼亞的馬賽人很愛乾淨,他們在請客吃飯時總要事先洗手。但是由於缺水,他們洗手時只用牛糞。客人一到,主人就跑到自家牛欄裡抓起一大把冒著熱氣的鮮牛糞,用兩手反覆搓揉,然後再換用幹牛糞把手擦淨。非洲西南部沙漠地帶的霍屯督人很少洗澡,但他們非常重視保護自己的面板。他們把溼牛糞抹在身上,等牛糞慢慢幹後再用手掌刮下,最後塗上油脂摩擦,使面板滋潤光滑。即使對於新生兒,人們也用溼牛糞而不是用水為之擦身。非洲某些民族,甚至在施行割禮後,也在傷口上敷上牛糞和樹脂調成的糊狀物,防止感染。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世界奇牛

世界上有許多奇牛,例如——

識途之牛: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居民在賣掉自家的一頭牛後,這頭牛衝破新主人設定的兩道帶刺的鐵絲網,涉過三條河流,穿越30公里,經過20多小時,重新回到老主人的家裡。

嗜睡之牛:非洲有一種牛每天在吃飽喝足後,一睡就是20小時。這種牛不會耕田拉車,但能很快長出肥肉,成為人們的佳餚。

鼓風之牛:一般牛用鼻子呼氣,可是產於非洲摩洛哥瓦錫巴地區的“吹風牛”,卻是用嘴呼氣。這種牛用嘴撥出之氣,好像是從鼓風機裡吹出來似的,風力很大,因此,當地人往往用它們代替鼓風機。

制燭之牛:南美洲蓋亞那有一種“燈牛”,因其尾巴可制蠟燭而得名。當地人宰殺“燈牛”後,在取下的牛尾中鑽個小洞,插入燈芯,就製成一支“牛尾燭”,這種“燭”可燃七八個小時。

能笑之牛:南美洲蓋亞那的奔米達地區有一種會笑之牛,這種牛的喉部長著一個“S”形的隔音膜,牛叫時,此膜劇烈顫動,發出“哈哈哈,哈哈哈”的聲音。人們習慣性地稱這種牛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為它的叫聲很像古稀老人爽朗的笑聲,因此,它又被稱做“笑老人”。當地居民非常喜歡這種牛,把它視為吉祥的象徵。

澆水之牛:非洲奈及利亞的“息西”牛,頸下有一個比頭還大的盛水垂囊。只要垂囊裡有水,“息西”牛就從嘴裡不停地噴出水珠。“息西”牛噴水,是為了保持舌頭的溼潤,以免過多分泌唾液。遇到天旱,人們就把牛牽到河裡,讓牛的垂囊灌滿水,然後把牛牽到地裡澆水。

用腳飲水之牛:這種牛生長在非洲,

《生肖蛇喜事2022》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