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益州牧劉表 (第1/3頁)
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Ps:感謝新朋友暈無聊看書之人昨日打賞本書一百起點幣。
第一卷和第二卷已修改,新瓶裝舊酒!
謝謝朋友們的關注和支援。
--------
“微臣認為刺史權力過小,各郡太守各自為戰,故遲遲不能平息叛亂!微臣奏請皇上改刺史為州牧,選派朝中賢良的大臣出任州牧,讓州牧統領州郡兵馬,調動全州的糧草輜重,蟻賊不日可滅,為皇上分憂解難。”
史書記載,就是因為太常劉焉奏請朝廷變刺史為州牧,讓州牧掌握了一州軍政大權,短期看能起到了平息叛亂的目的,結果和拜王封侯差不多,埋下了禍根,才導致皇權旁落,割據一方,導致大漢國四分五裂!劉焉也許出發點是好的!劉宏當時沒有想到後果,難道朝中大臣們沒有反對?這朝堂之上都是大漢的精英,人才濟濟!
“奏稟皇上,微臣認為太常大人言之有理!”宗正劉表也出列奏道。
叔父也想出京,當個州牧?
“微臣奏稟皇上,這萬萬不可!州牧權力太大,一旦失去控制,後果不堪設想。”太尉馬日磾看到了後果,率先反對。
“啟奏皇上,微臣認為太尉大人言之有理。”尚書令盧植出列奏道,一臉嚴峻,一年半不見,發須全白,在後方不見得輕鬆,肯定比在前線的皇甫嵩和朱儁老得快!
“啟奏皇上,太常大人說得有理,改刺史為州牧,讓州牧調動全州兵馬,不光可以迅速平息叛亂,還能節省朝廷錢糧。”
大將軍何進每天為各個戰場籌措錢糧輜重傷透了腦筋。
“劉愛卿有何高見?”劉宏朝劉靖問道,眾人的眼光全集中在他身上。
“奏稟皇上,太常大人、太尉大人和大將軍說得都有道理!”劉靖停頓一下,發現眾人一臉好奇?
“兵書雲:兵貴神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州牧大人能迅速調動各郡兵馬,聚集糧草輜重,舉全州之力短時間內把叛亂扼殺在搖籃之中,能大大減少錢糧消耗和防止流民出現。”
劉焉、劉表和何進等連連點頭,馬日磾和盧植等面露不悅。
“但微臣也認為,州牧大人權力過大也會造成地方割據,朝廷權力旁落,弄不好對大漢國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馬日磾和盧植等連連點頭。
“那劉愛卿的意見?”劉宏聽懂了。
“依微臣之見,叛亂之時,拜刺史為州牧,掌握一州軍政大權!叛亂平息,改州牧為刺史,各郡兵馬受太守指揮,由刺史監督!”
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會導致權利膨脹,腐敗和亡國應運而生!
“劉愛卿言之有理!准奏!”劉宏不假思索。
“皇上英明!”眾大臣面容舒展,對劉靖投來讚許的目光,那意思就是劉靖不是一介武夫!
“劉愛卿對益州叛亂有何高見?”劉宏來了勁!
沉默是金!劉靖對國家大事儘量少發表意見,免得成了眾矢之的!劉宏問起來,不能不答。
“依微臣之見,幾萬益州蟻賊並不可怕!皇上派南部校尉(華雄)和三輔兵馬分別從陳倉道和子午道進入漢中,配合蘇(固)太守堅守漢中,擋住叛逆北上。然後再派一名清廉有威望的大臣出任益州牧,統領益州各郡兵馬,從南北兩面夾擊蟻賊,不出三個月,蟻賊內部必亂,賊首馬相離死期不遠!”
不是信口開河!史書記載,馬相在成都稱帝后,手下張魯和張修紛紛率部離開馬相和趙祗,益州牧劉焉帶著益州前從事賈龍,聯絡各郡豪門鄉紳,分化了馬相和張魯,幾個月不到就殺死了馬相和趙祗,平息了益州叛亂。劉焉再派張魯殺死了蘇固,張魯佔據漢中,自稱漢中王,導致益州和朝廷脫離了關係,劉焉的兒子劉璋得以割據益州。
如今又有南部校尉和三輔兵馬相助,馬相翻不起大浪,也阻止了張魯佔據漢中。朝廷會不會派劉焉前往?他會不會割據一方?不歸劉靖管!
“那愛卿舉薦何人前往?”這不是把劉靖往火堆裡推嗎?他願意舉薦叔父劉表?你能答應嗎?
“奏稟皇上,微臣常年在外征戰,對朝中各位大人不是十分了解,一切由皇上做主!微臣願意為皇上收復北方失地,駐守邊疆。”
舉薦了這個,就得罪了那個;舉薦的人割據益州,劉靖吃不了兜著走!言多必失!
“各位愛卿,誰願意前往?”劉宏看劉靖不表態,直接問了起來。
“奏稟皇上,微臣願往!”劉表率先站了出來,劉焉面色一暗。
《新三國演義全部95集線上觀看免費》 第225章 益州牧劉表(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