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頭等大事 (第1/3頁)
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雨(莊興)去把天眼抱來,本帥讓它回郴縣送信!本帥要把你們未過門的媳婦接到隴縣城來,讓你們成親!”
“大帥,是真的?”牛威驚訝的問道。
“大帥說話算數的!”莊興一臉肯定,兩人一路小跑出了大帳。
“元功,你再帶人跑一趟,帶人到半路去接應她們,本帥讓年良(張允)帶人送家眷到襄陽,隨行還有一千二百多車的糧種!”
由於二年前我就開始軍屯,先後組建了桂陽屯田營、酃城屯田營和澧縣屯田營(澧水屯田營和南城屯田營合併),屯田計程車卒(包括殘廢軍人)和家眷共計(俘虜除外)六萬三千餘人,先後開墾出荒地三十餘萬畝!沒有增加桂陽郡和武陵郡的負擔,也沒有增加當地糧食的壓力,相反今年桂陽和酃城屯田營還多出了一百五十多萬石糧食。
澧縣屯田營(包括新組建的涼州屯田營)最大,負擔最重!現有四萬一千餘人(其中六千五百多殘廢軍人),開墾了水田七萬餘畝、旱田三萬餘畝,種了一季晚稻,現在全種上了冬小麥!
因產量太低,今年的收成只夠這些人四個月的口糧,需要從桂陽和酃城屯田營大量調撥。
命令鄭秋生繼續開墾荒地,明年達到水田十五萬畝,旱田十萬畝(每人平均六畝,這時代一個壯男能種二十畝)。
種上二季莊稼,到明年秋天,澧縣屯田營的糧食除了能自給自足外,還多出六十多萬石,軍餉也有了部分著落。
酃城屯田營有人口八千一百餘人,水田八萬餘畝、旱田一萬五千餘畝(每人十一畝),去年的收成共一千九百五十萬斤(雙季),合六十八萬石(每石谷二十七斤),除去口糧和軍餉,還剩下三十三萬石糧食。
桂陽屯田營,有水田九萬五千餘畝,旱田二萬餘畝(每人十一畝半),由於種植了二萬畝良種的莊稼,除去口糧和軍餉,還剩下一百二十多萬石糧食。
劉靖早就認識到自己最大的財富就是車廂內旅客留下的十斤稻種,餐廳剩下的半袋土豆、半袋紅薯、十幾個玉米棒和半袋做豆漿的黃豆!
明年糧食將是頭等大事!
劉靖準備開過年在隴縣屯田營種植良種水稻三萬畝(大畝,下同),紅薯二萬畝、玉米二萬畝、黃豆二萬畝和土豆二千畝(種子不夠),共計九萬三千畝,需要消耗良種三百多萬斤!
今年在桂陽屯田營試種的二萬畝良種莊稼喜獲豐收,水稻畝產一千三百四十斤、紅薯八千一百十五斤、玉米一千二百零七斤、黃豆、二百六十四斤,全部已封存作為種子,明年在桂陽和隴縣屯田營廣泛播種(偏僻,減少長途運輸)。
澧縣屯田營靠近南郡,酃城屯田營靠近長沙郡,保密難度很大;還有一個原因是種子不夠!一畝紅薯需要種子一百斤,一畝土豆也要一百斤……
今年是第一次在桂陽屯田營試種,虎嘯山的谷是變成米運到新苑的。
一旦洩密,他的優勢蕩然無存!
不要幻想只要廣泛播種了良種,天下就沒有人餓肚子!
現代社會,有了袁隆平,天下還是有十幾億人餓肚子,世界糧食儲備只夠地球人維持七十五天!糧食在現代社會都是頭等大事,何況動盪不安的東漢末年?
明年秋收後,劉靖手下的糧食(包括軍糧)就能自給自足了,買賣糧食視市場價格波動而定。
假以時日,他將會動用糧食和馬匹買賣等經濟手段左右市場,影響對手!
涼州今年冬季雨水充足,瑞雪兆豐年!
“屬下遵令!”韓琦也欣喜不已,能見到自己的家人,誰不高興?
劉靖寫好四封信,一封給劉雲、一封給張昭、一封給張允、一封給牟貴,為了減輕天眼的負擔,廢話少說,四小塊白絹。
天眼吃了三隻野兔,喝足水,休息半個時辰後,劉靖告訴它,你回家一趟,它好像聽懂了,興奮不已,在空中翱翔一圈,高高飛起,向東南方向飛去,它認識回家的路,也想回家看看它的妻兒!
一個小黑點消失在天邊,眾人有些惆悵的回營吃飯。
“宏偉,你知道當地百姓的收成還好嗎?”
“回稟大帥,聽母親大人說,武陵郡今年的秋收還不錯,但長沙郡叛亂,出現了十幾萬難民,各地郡縣負擔巨大!一直到現在,武陵郡還沒下一場雪,母親大人說,明年可能是個大旱年!”
劉靖心裡咯噔一下,連百姓都看出來了,情況真的不妙!
戰亂意味朝廷花費巨大,朝廷有可能增加算稅
《新三國演義全部95集線上觀看免費》 第164章 頭等大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