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咸陽渡口之戰 (第1/3頁)
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Ps:衷心感謝老朋友午後時光昨日打賞本書五百八十八起點幣。
這周的收藏、推薦和點選都不理想,情緒有些低落,突然感覺有點累了,學生軍訓結束,下週一就正式開課,教學任務又很繁重,稍事休整,但上午接到本書責任編輯皮卡丘老師的通知:本書獲得登上下週“分類重點推”榜的寶貴機會,請保持更新!
謝謝皮卡丘老師的厚愛和鼓勵!
再堅持一個星期!
------------
“加速,沖斷浮橋!”樓船右校尉孫威矗立河關號艦首吼道,河水號因火勢較大,張允下令棄船,人員轉移到後面的樓船上,由孫威指揮作戰。孫威看到黑壓壓的鮮卑人急匆匆的透過不遠處的第三座浮橋,焦急萬分,等不及了!
岸上傳來熟悉的喊殺聲,大帥到了!
士卒們怒吼著加快搖槳頻率,河關號、湟水號、臨羌號、龍耆號和破羌號齊頭並進,快速衝向熊熊燃燒的浮橋,咔嚓!咔嚓……浮橋斷為六截,水流推著四條火龍順流而下。
“把船上的火油全倒進水裡!”沒有時間了!
士卒們抱起一桶桶火油向水裡傾斜,油層順流而下向浮橋漂去。
空氣中瀰漫一股濃烈的油味。
“快跑!”扶羅韓、闕機、奚鬥盧靈、宇文烈敏和白馬銅等站在北岸上,朝浮橋上的族人大聲喊叫。
鮮卑人和匈奴人感受到了危險,快速跑了起來,浮橋劇烈搖晃起來。
蓬、蓬……上游河面突然火光沖天,十幾條火龍席捲而來,人們頓時面色煞白,大聲驚叫,爭先恐後向前奔跑,浮橋頓時擁擠不堪,落水、怒罵、救命聲此起彼伏。
浮橋籠罩在煙霧之中。
蓬!蓬……浮橋燒著了,人們忍受不了灼熱和嗆人的濃霧,丟掉兵器,跳進河水……
慘叫聲四起……
扶羅韓痛苦的閉上眼睛。
-------
夕陽下,河風吹拂。
二十艘樓船停在岸邊,士卒和工匠們正忙著修理受損的樓船。
岸邊漂浮著人和馬的屍首及各種物品,殘存的木船和木塊煙霧瀰漫。
對岸,一群群戰馬來回奔跑。
岸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將士們談笑風生,正在安營紮寨,營寨連綿幾十裡。
賈詡和徐榮從河陰趕來拜見,賈詡留下。
荀攸、皇甫嵩、段毅、武虹、韓琦和華佗等帶來了三千六百多車的糧草輜重和四千多頭牛到了渡口。
---------
第二天,戰報出來了。
榆林子和咸陽渡口之戰,殺死鮮卑人六千七百餘人、俘虜三千四百餘人;殺死匈奴叛逆一萬四千餘人,俘虜六萬四千餘人(包括五萬餘名牧民);繳獲戰馬五萬四千餘匹、牛羊十四萬多頭,銅錢及金銀珠寶等摺合三億四千多萬(九成是匈奴人的錢物),還有九萬多張獸皮,堆積如山的軍械和四千多輛大車。
我部三千四百餘人受傷(陣亡九百四十三人,重傷三百四十七人)。
--------
榆林子。
盆落的屍首就地安葬。
劉靖把繳獲的雄鷹金冠交給於夫羅,物歸原主,這是他父親羌渠單于的遺物,羌渠被殺後,金冠為新單于盆落擁有。
這頂金冠據說是匈奴的第一位單于-頭曼單于命工匠打造而成,作為匈奴單于權力的象徵,世代相傳,相當於皇帝的玉璽。
金冠為純金打造、沉甸甸的,熠熠生輝,由鷹形冠頂和圓形冠帶兩部分組成。冠頂呈半球體,雕浮四隻狼和四隻盤角羊咬斗的情景,冠頂上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俯視狼羊咬鬥。冠帶前部有上下兩條,上條為半環形,中間及其末端之間有榫卯插合連線;後部有一條,兩端有榫卯與冠帶前部下條相接,組成圓形;冠帶左右兩邊靠近人耳部分,前部上條兩端分別鐫刻張口露齒的臥虎,下條兩端為巨角盤卷的羊,後部兩端為低首伏臥戰馬的浮雕圖案,其它主體部分為飾繩索紋。刻畫細膩,圖案清晰,惟妙惟肖,精緻絕倫。
“叩謝車騎將軍!”於夫羅帶著呼廚泉、攣提豹、攣提去卑、呼衍闊和丘林津(右賢王攣提都闊宣留在了美稷單于庭)等跪伏在地,神情莊重,三叩九拜。
於夫羅畢恭畢敬,雙手接過雄鷹金冠,站立起來,戴在頭上,威嚴莊重。
“叩拜大單于!”左賢王攣提呼廚泉領頭高呼,匍匐在地。
《新三國演義全部95集線上觀看免費》 第264章 咸陽渡口之戰(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