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言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國。她們各自都孕育出了自己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但是,細心者會發現,前面三大文明: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印度都有一個文化斷層,而唯獨中國沒有。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古巴比倫文化和它的空中花園一樣,淹沒在兩千多年前的滾滾黃沙裡。

古埃及文化在公元前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佔領埃及時扼然而止,只留下了一座座法老墓在互相佇望,中間夾雜著一個險些變成獅子的哈夫拉。

古印度的哈拉巴文化或者被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掃滅或者是因為過度的破壞生態,他們在公元前1700年突然消失了,如果不是1922年偶然的發掘,也許現代印度人會認為雅利安人是他們最早的祖先,雖然我們還能看到邁著蹣跚步履由遠古而來的宗教,還能依稀聽到古老的純美曲調,然而那已經是它的新生。

空間置換:

只有崛起於東亞大陸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在鮮血和淚水交織的坎坷中延綿了數千年,經歷了分分合合,改朝換代,當然也有外來民族的侵犯,甚至被統治了數百年之久,但是這個文化卻始終未曾中絕,她成為世界史上“連續性文化”的典範,她在長達幾千年滄海桑田的變化中,不斷吸納、豐富,壯大,最終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獨特文化體系。

也許我們是幸運的,有些歷史學家說,這不是幸運而是由一個偉大民族的品性決定的必然。但是,當我們剖開歷代統治者對歷史的重重掩埋,在最沉重的墓碑下面,發現了一次又一次或許可以令華夏民族文化命懸一發的危機!我們驚歎,如果不是那些人,如果不是那些力挽狂瀾的英雄們,華夏民族和它的文化可能會走上古巴比倫、古埃及一樣的道路;如果不是那些人,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民族大融合下的華夏文化。一個民族如果早就在歷史的車輪中被碾碎,那麼何來包容的根基?何來凝聚的引力?唯一保留在人類記憶中的,只是未知年代後考古學家手中的放大鏡罷了。或者我們可以設想,今天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依然有一支由多個民族多種文化融合的旗幟,只是,那個名字已經不是“華夏”了。

我考慮良久,一直在思慮著是否可以這麼說:“是那些人,保住了華夏文化延續、保住了這種文化的生存基礎。”

在英雄豐碑上有一處奇異的泥巴,我小心地揭開。這個人的聲名並不顯赫,由於各種原因,一千多年以來,各種非議積聚在他的身上,各種關於他的記載被深深掩埋。但如果沒有他,華夏民族的主體——漢族,可能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屠殺殆盡。他是古今少有的軍事家,他更是華夏文化能以漢文化為基石,發展延續至今的偉大功臣。這樣一個人,卻被歷代史官用簡單有效的辦法從我們的視野中剔除,現代的年輕人又怎麼能明白民族英雄岳飛那一句“壯志飢餐胡虜肉!”正是對他無盡崇仰的讚頌。

對於他,我想每一位流著華夏民族血液的中國人都有必要去認識,去了解。他就是民族英雄冉閔!

我想在這裡為大家說的故事背景,曾被某些歷史學家們稱之為五胡亂華時代;這樣的說法自然是失於偏頗的,既然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且胡人之間也爆發激烈的廝殺,而後來又有融入華夏民族的事實,就應該正視為各個不同政治力量爭奪統治權及生存空間的一個過程。當然,對您而言,您即將看到的故事,也許是野史、也許是歷史,可能是一個人的故事,可能是很多人的故事;又或者它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關於生存的法則。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伏(1)

第一章——伏

——像狗一樣伏臥著,又有隱藏的意思。伏;藏也。――《廣雅》

(1)

時值後趙建平三年,也就是晉咸和七年,既公元332年。

冬,大雪初晴。趙國鄴城。

這座城市在中國城市建築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建安十八年,曹操擊敗袁紹,建北鄴城於此,開始大興土木,它的整體佈局採用中軸線對稱的手法。城內劃分為宮殿區、貴族區和平民區幾個區域。這種設計思路對後代的城市規劃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隋唐的長安城、洛陽城、元明清三代皇城——北京城,都是採用這種格局。二十多年前鄴城被大趙的開國皇帝石勒和他的第一個老闆汲桑燒掉一半後(公元307年),經過二十五年的恢復、經營,現在已經初具一座中型城市的規模。

《大爭之世筆趣閣無彈窗》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