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8章 切酥糖 (第1/2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酥糖也是過年年貨必備的一種食品,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製作,和餈粑一樣的地位,比餈粑在農村流行的時間還要長十多年。 兒時的記憶,家家戶戶在年前都會切糖酥,切糖酥的主要材料麥芽糖都是人們手工熬製成的,那種糖稀非常美味,涼了也可以用筷子攪拌著吃,小時候偷吃糖稀,應該是每個小夥伴都做過的事,糖稀在農村土話叫攪攪糖,是製作糖酥的主要材料之一。 我家不會做酥糖,或者說不能獨立完成整個切糖酥的流程,因此每年都是請河堤下面的一戶人家幫忙做的,他家也曾經做過包子饅頭在全村叫賣過,是我知道的唯一的一戶做過包子饅頭的農戶之一,沒見過其他熟人在村裡賣過包子饅頭。只要是村子裡的人基本上都還能認識。 全村搬遷出去後,我家的酥糖也是和四姨家一起合夥製作的,四姨家有全套工具,重要的工具就是一把大木盤和木頭滾子,我不清楚以前我家是缺少這兩個切糖酥工具,不能獨立完成,還是父母本來就不會做糖酥。 二姨家他們一直都有切糖酥的習慣,保持到現在,我們家進城後,已有十年左右沒有做糖酥了,做糖酥的大木盤工具,主要是對糖酥定型,木頭滾子是用來擠壓糖酥材料,糖酥半冷卻後,就可以用菜刀切成各種形狀的小塊打包入袋。 小時候的切糖酥,都是大規模製作,一次能切幾百斤的酥糖,能裝三四個蛇皮袋,各種口味的都有,保管的好的,可以吃到六月份,常吃的是大米糖酥、花生糖酥、芝麻糖酥,麻花糖酥,黃豆糖酥,鍋巴糖酥,都加有大量的麥芽糖,只記得這幾種糖酥就是家常吃法,村裡都有現成的材料可做。現在需求量沒有那麼大的,都只准備幾十斤做年貨,基本不用準備專業的切糖酥工具,家庭做法就可以了。 糖酥以花生糖和芝麻糖最有代表性,農村的米泡兒糖酥基本佔半壁江山,城市裡都是各種口味的糖酥。米雲主要拿花生糖酥來做代表。 自制花生糖沒那麼難,一起試著做一做,年底也也可以多做一些當成孩子喜歡的小零食,總比買的強,配方比例全在這,仔細看看哦。 食材:花生2斤,黑芝麻、白芝麻各150克,白砂糖200克,麥芽糖2大茶匙,清水100克。 做法: 1.首先準備黑白芝麻各一份,把它們提前用平底鍋炒香(平底鍋無水無油),家裡有烤箱的也可以用烤箱160度烘烤6-8分鐘。只有炒過的芝麻才有芝麻香味。 2.準備一些炒好的花生,花生要去掉花生皮,用擀麵杖稍微碾碎,只有把花生用小火烘炒過,花生味道才比較香。 3.準備一口不粘平底鍋,鍋要洗乾淨,無油。把白砂糖和清水倒入鍋中,小火把白砂糖加熱至融化。 4.熬糖漿的過程,小火加熱後,白砂糖和清水都融在一起,鍋底冒出許多細小的氣泡,要把水分熬煮蒸發,這樣白砂糖就成了濃稠的糖漿,全程小火即可,需要一點耐心和時間,大約2-3分鐘左右。 5.準備一罐麥芽糖,麥芽糖含澱粉酶,屬於雙糖,它的原材料是小麥和糯米,冬天的時候麥芽糖比較硬,可以用適當溫水隔水加熱,便於用湯匙盛出兩大勺麥芽糖。師傅說做花生糖加點麥芽糖的好處,還因為麥芽糖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6.盛2大茶匙的麥芽糖到熬好的糖漿裡,一起煮化融合在一起。 7.把碾碎的花生、黑白芝麻全部倒入不粘鍋中,這個時候繼續保持小火,用鍋鏟迅速把它們翻炒均勻,使糖漿趁流動的狀態包裹上花生芝麻。 8.拌勻後,把花生糖鋪在乾淨的油紙上,用擀麵杖迅速壓平後,現在冬天天氣冷,氣溫降下來,花生糖容易冷卻得快。放涼後就可以用刀把花生糖切成隨意大小的糖塊。 花生糖,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小吃。採用潔淨花生米、蔗糖、液體葡萄糖(即化學飴糖)製成。花生糖香甜酥脆,物美價廉,是廣大消費者極其喜愛的食品之一。 純手工麥芽花生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農村做的酥糖主材料基本來自麥芽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麥芽糖的生產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詩經》中就有對麥芽糖的描述,表明當時的古人已經開始利用澱粉製糖。《書經》中也有關於以澱粉製糖方法的明確記錄。 根據做法不同花生糖還分奶油花生糖、澳味花生糖、芝麻花生糖等,但是夏季時潮溼悶熱。糖易發生粘連或黴變,不宜多生產。自制花生糖,做法材料都簡單,不用加一滴水,香甜酥脆,越吃越香,用白糖和花生輕鬆做花生糖,口感香甜酥脆非常好吃。 在經歷了無數個年代,直到上個世紀初,花生糖一直處於單一的品種,單一的製作方法中,直到禮記餅家的創立,才將花生糖進一步的擴大和發展,在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洗禮,禮記餅家已經從小鋪仔變成了今天馳名中外的百年老字號,花生糖也從單一的產品變成了二十多

《80後的回憶香蕉雪糕》 第58章 切酥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